(
课件网) 公元7世纪亚洲全图 中世纪的世界史,就是亚洲的历史。 ———斯图亚特 戈登《极简亚洲千年史》 欧洲随着罗马衰亡而进入了黑暗时代,亚洲则成为世界贸易、文化、宗教与城市发展的中心。 ———《外交事务》【 Foreign Affairs】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阿拉伯半岛 欧洲 亚洲 非洲 赤道 地 中 海 黑 海 里 海 阿 拉 伯 海 红 波 斯 湾 北回归线 海 自然条件:炎热干旱;多沙漠、有绿洲。 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 阿拉伯半岛地处赤道附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只有少许绿洲。西部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重要国际商道,经济发展水平较快,较早率先突破封闭落后状态.同时周边外族都想攫取半岛商道控制权,在加上半岛内部处于国家形成时期,政局动荡,急需要求半岛统一。 当时,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于分裂状态,大门洞开,对外来影响不加任何防备,像波斯、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和拜占庭帝国所属的埃及进行殖民活动的种种努力打开大门。没有穆罕默德,它永远不会实现统一。…… ———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在此背景下,阿拉伯人统一的宗教组织——— 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一、阿拉伯帝国 1、伊斯兰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系阿拉伯文Islam的音译,意为“顺从”,指顺从唯一的神安拉的旨意。中国旧称“回教”、“回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等……其教义主要有: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世间一切事物皆由安拉的“前定”;信“死后复活”“末日审判”等。规定念清真言、礼拜、斋戒、纳天课、朝觐为教徒必遵之“五功”。以《古兰经》为根本经典。有“逊尼”和“什叶”两大教派。 ———彭克宏 主编《社会科学大词典》 一、阿拉伯帝国 非 洲 欧 洲 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帝国的扩张 一、阿拉伯帝国 622年 661年 750年 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 帝国时代,对外扩张 倭马亚王朝 定都大马士革 7世纪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阿拔斯王朝 定都巴格达 1258年 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崛起 鼎盛 奠基 9世纪中叶 开拓 衰落 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人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到8世纪中期版图西至大西洋,东抵印度河流域,北临锡尔河,南及尼罗河流域。 7世纪中期起,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2、帝国的扩张 一、阿拉伯帝国 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下设各部大臣,辅助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帝国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阿拉伯商人在广大地区从事着陆上和海上贸易。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3、帝国的政治经济 特色:政教合一 “哈里发”是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代理者”、“继任人”。 一、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商业贸易 巴格达城的码头,有好几英里长,那里停着几百艘各式各样的船只,有战舰和游艇,有中国大船…… ———[美]菲利浦·希提《阿拉伯通史》 阿拉伯帝国崛起之时正是中国唐朝兴盛之际。751年,阿拉伯帝国军队与唐军在中亚城市怛逻斯交手,是役唐军虽败,但阿拉伯军亦遭重创。从此阿拉伯军未再东进,唐军也未西征,两国遣使交好,互访频繁。 ———[美]菲利普·希提《阿拉伯通史》 4、帝国的文化与文化交流 《天方夜谭》 阿拉伯书法 阿拉伯建筑 一、阿拉伯帝国 ①吸收被征服地区文化。 ②翻译古代波斯、印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