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79045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选择题训练--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3840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社会主义,第二,学年,答案,历史,下册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选择题训练 1.2024年11月19日,新华社文章《“三棵树”的守望与传承》中写道:一棵“焦桐”变身片片“焦林”,兰考600余万株泡桐将漫漫黄沙化为良田沃野,种树也是在传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是( ) A.不怕牺牲、血战到底 B.亲民爱民、科学求实 C.敢为人先、自主创新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 2.“第二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一宪法条文的首次出现表明( ) A.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建立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C.国内主要矛盾有待转化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3.下表是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 D.土地改革运动的推广 4.在会上,小华同学引用诗词赞扬一人物:盐碱净,内涝治,风沙驯...全意为人民。群众中来去,天地共翻身。该人物是( ) A.黄继光 B.焦裕禄 C.邱少云 D.王进喜 5.电视剧《大宅门》讲述的是北京“同仁堂”的百年兴衰沉浮历史,这家民族资本家老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应走的发展道路是( ) A.公私合营 B.独立经营 C.生产合作社 D.股份制经营 6.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第一步,改变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中国革命的第二步取得成功的标志是(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土地改革的完成 7.《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指出:用和平的方法而不是用暴力的方法来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经过若干过渡阶段逐步完成而不是一次完成,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创造。这表明社会主义改造( ) A.巩固发展小农经济 B.恢复经济稳固政权 C.循序渐进变私为公 D.消灭剥削实现平等 8.1953—1954年,全国有1.5亿余人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讨论,提出了118万多条修改、补充意见和问题,几乎涉及宪法草案每一项条款。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借鉴了苏联立法经验 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标志着社会主义时代到来 D.具有共产主义社会的性质 9.1961年起,中共中央开始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实施这一方针的直接背景是( ) A.经济困难和自然灾害 B.外资企业大规模进入我国 C.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存在矛盾 D.工业生产全面停滞 10.1958年,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但随后却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其主要原因是( ) A.急于求成,违背经济规律 B.拒绝接受外部援助 C.国家工业化目标已实现 D.农业合作化全面取消 11.2024年3月5日至11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回顾历史,70年前召开的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立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社会主义公有制 D.人民民主专政 12.我国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土地( ) A.由农民所有转变为集体所有 B.由国家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由集体所有转变为国家所有 D.由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13.“深耕细作产量高,一颗玉米穿云霄。彩云拴着玉米腰,吓得月亮弯弯腰。”该民谣与下列选项中的口号反映了同一历史事件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公私合营制,走上幸福路 14.1954年9月,假如你是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会议,将要经历的活动是( ) A.缅怀人民英雄革命先烈 B.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C.选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