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初步学会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统计。(重点) 2、了解统计的方法,产生数据汇总的需要,掌握汇总数据的方法。(难点) 同学们,你们的生日是几月份的? 我生日是7月8日,7月份。 我是12月份的。 你的生日在哪个月?全班同学中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多,哪个月出生的人数最少? 提示:在统计生日所在月份之前,需要统一标准,明确统计是统计公历生日,还是农历生日。 我的生日在4月。 我是8月出生的。 怎样来收集这些数据呢? 怎样来收集这些数据呢? 每人写出自己出生的月份,再分类整理。 先在小组里调查,再和其他组交流。 统计思想是指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目的,把收集到的原始数据加以整理,从而得到研究对象的整体特征。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渗透了统计的思想方法。 知识点1 确定调查对象及内容 收集数据 记录数据 整理数据 分小组调查每个月出生的人数,并把结果记录在表里。 0 1 0 2 0 1 0 3 0 1 0 0 想一想,可以怎样汇总全班的数据? 答案不唯一。 把全班汇总的结果填入下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先把各组1月出生的人数相加,再把各组2月出生的人数相加……以此类推。 3 4 2 3 2 1 5 6 3 4 4 3 把全班汇总的结果填入下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 4 2 3 2 1 5 6 3 4 4 3 把上面的数据按季度分类,看看哪个季度出生的人数最多。 9 6 14 11 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调查,又该怎样做?得到的结果和你们班一定相同吗? 如果要在全校同学中调查,那么可以先在各班级收集、整理数据,再把各班级收集、整理的数据进行汇总。 由于调查对象发生了变化,所以调查得到的数据与你所在班级的调查数据会有一定关联,但结论不一定完全相同。 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次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要统计的数据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把数据按不同标准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 调查的对象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1、要统计的数据比较多时,可以先分组统计,再汇总。 2、在统计的过程中,把数据按不同的标准分类整理,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数据所蕴含的信息。 小 结 知识点1 我国正常儿童9~10岁的身高标准如下表: 你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吗?你们班其他同学呢?怎样才能全面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按年龄和性别将班上的同学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成员测量出自己的身高,对照年龄和性别,看自己的身高是否在正常范围。调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身高,并把结果整理在表格中。 你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吗?你们班其他同学呢?怎样才能全面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你的身高在正常范围吗?你们班其他同学呢?怎样才能全面了解你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把自己的身高与身高标准进行对照。 了解全班同学最高的是多少,最矮的是多少。 先在小组里了解每人的身高,再在全班交流。 按年龄和男、女生分成几个小组,调查小组里每个同学的身高,并把结果记录在下表里。 张柠 133.5 李冉 129.5 江宇琪 135.6 赵小彤 124 刘伊然 135 王雨佳 136.4 蒋萌萌 123.2 崔瑶瑶 131 林一凡 139 (1)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小组同学的身高排一排。 123.2厘米<124厘米<129.5厘米<131厘米<133.5厘米<135厘米<135.6厘米<136.4厘米<139厘米 张柠 133.5 李冉 129.5 江宇琪 135.6 赵小彤 124 刘伊然 135 王雨佳 136.4 蒋萌萌 123.2 崔瑶瑶 131 林一凡 139 (2)你们小组的同学中,最高的是多少厘米?最矮的呢? 这一小组的同学中,最高的是林一凡,是139厘米;最矮的是蒋萌萌,是123.2厘米。 张柠 133.5 李冉 129.5 江宇琪 135.6 赵小彤 124 刘伊然 135 王雨佳 136.4 蒋萌萌 123.2 崔瑶瑶 131 林一凡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