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理念(第六课) 中华人文精神(第七课) 中华传统美德(第八课) 6.1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重要价值和影响,增强文化的认同感。 2、道德修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领略其蕴含的民族智慧,坚定文化自信。 3、责任意识:理解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增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 教学难点 每种思想蕴含的智慧 子议题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从古代智慧到现代实践 子议题二: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做新时代的“实干家” 总议题: 千年智慧如何照亮现代生活? ———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理念的当代生命力 子议题三: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传统文化如何“逆生长” 子议题四:惠民利民、安民富民———古今治理智慧的对话 1.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理念的重要性 2.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理念有哪些? 自学导航(P50-53)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司马迁《史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思考:这些名句蕴含着怎样的思想理念?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生活观察 1.结合视频,说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对我们有什么重要性?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②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至今仍然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魅力。 道法自然、天人合———从古代智慧到现代实践 子议题一 相关链接 “天”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和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 天人合一 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 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子议题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从古代智慧到现代实践 西周时期:大禹颁布“禹之禁”,禁止春季砍伐山林、捕鱼,保护生态。 秦汉时期:《秦律》规定春季不得捕杀幼兽,《二年律令》禁止焚烧草木,体现“以时禁发”。 古代智慧 子议题一:道法自然、天人合———从古代智慧到现代实践 现代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安吉余村曾是矿区,通过退矿还林、发展生态旅游,如今竹林覆盖率超70%,村民人均收入从2005年的不足5000元增至2023年的5.8万元。这一理念已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指导思想。 智慧农业与二十四节气:安徽砀山梨园引入物联网系统,根据节气数据自动调节灌溉与施肥,同时保留“霜降后采摘”的传统经验,产量提升30%的同时保持了古法梨膏的独特风味。 2.中华优秀传统思想理念有哪些? (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做新时代的“实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