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泉州 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礼仪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上具 有先天优势,理应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积极作为。礼仪文化是以礼仪为内核的文化观念、文化规 范、文化器物等的总称,内蕴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与价值追求。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礼仪文化相比, 中华礼仪文化具有独特的内涵。作为“礼仪之邦”,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修齐治平”就与礼仪 息息相关:“修身”就是要造就彬彬有礼的君子;“齐家”就是要长幼有序,家庭和睦;“治国”就是重视礼 仪熏陶,实现以礼治国;“平天下”更要以礼服人,实现天下太平。这种独特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深深镌 刻在中国人的心灵里,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与象征。中华礼仪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在各民族文 化禀赋、宗教风俗、价值体认等差异存在的前提下,生活在中华大地的各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彼此接触、 相互融会、协同内聚,在礼仪文化上逐渐呈现出共同发展、交融一体的趋势,形成了“共同的历史记忆”, 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就打下了深厚根基。以礼仪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将礼仪教 育作为一项重要抓手。教育的力量是无穷的,应当高度重视礼仪文化的育人功能,大力开展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教育,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传承弘扬优秀礼仪文化,进一 步优化礼仪教育课程、丰富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主体合力。通过礼仪文化教育, 用共同的民族文化凝聚民心,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汇聚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 量。 (摘编自蒋璟萍《以礼仪文化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材料二 :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传统礼仪以周为最,中国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周公制礼作乐, 就是要让人的精神世界坦露出来,并将它们规范于用礼和乐编制成的网络中,通过这张有形的网络来约束 和控制人们的道德、伦理和修养以及情感、思想和欲念。在《论语》中,孔子几次强调“不知礼,无以立” ,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不懂得礼仪,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身。这也是儒家认为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懂 不懂礼仪。《礼记》中有这样一段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 不亦禽兽之心乎?”可见,中国古代很早就认为,要想成为一个文明人,懂礼仪是先决条件。时至今日, 第 1页/共 9页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作为国学的精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与道德融合在一起,其“齐民化俗”的功能影响着普 罗大众,深入作用于中国社会。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从遥远的历史走来,早已渗透到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 它曾被作为一种制度被记录和推广,不仅仅作用于庙堂之上、殿陛之间,也同样影响着江湖民间、市井陋 巷。但是传统礼仪文化也不是完美的,随着时代的变迁,日月更迭,总有一些传统礼节已经无法适应当今 这个年代。因此 在传承礼仪这个问题上,还是要有所讲究的。今天在学习中国传统礼仪的时候,要去其糟 粕取其精华,从传统礼仪里面寻找真正适合现代社会、注入了我们民族灵魂的东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中 的尊老敬贤、仪尚适宜、与人为善、礼尚往来、容仪有整等,都是可以传承下来的,将这些中国传统礼仪 文化的精髓,跟当今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才能对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和谐稳 定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最终是要落在每个人的身上。个人要做到有礼行天下, 就需要先懂礼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