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1829

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6023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语文,答案,PDF,试题,期中
  • cover
广东省惠州市 2023-2024 学年高二下学期 5 月期中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1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 20世纪中叶以后建构的中国文学史叙述系统中,《诗经》和楚辞建构的“诗骚”传统被解释为中国 古代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诗经》被认为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而屈原及楚辞被认 为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都是欧洲近代以来重要的思想运动,和中国 古代文学创作的实践无疑有许多相通的特征,但如果立足于中国文化立场,用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概括 中国古代文学的创作传统,包括以浪漫主义概括屈原及楚辞的特征,可能并不是恰当的。 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而战国时代思潮与欧洲的浪漫主义运动的确有不少共性,比如:反对权威、传 统和古典,个人主义,重视自然,强调主观感情,丰富的想象力,鲜明的色彩,异常的情节,大胆的夸张, 向民间文学学习,神秘主义,无道德倾向,追求个人自由,无政府主义,否定一切现实社会、理性、科学, 悲观主义,等等。《欧洲文学的背景》一书中,把浪漫主义的众多特征概括为个人主义、感情主义、崇尚自 然、异国情调、国家主义、幻灭,而归结为自由主义。战国时代所具有的与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相似性, 使我们相信,一个有创造力的时代,其思想及文学总是具有某种“浪漫主义”品格。而这种相似性,正是 中外文化互通的基础。 尽管战国时代思想、文学、艺术表现出了与欧洲 18世纪以来浪漫主义运动广泛的相似性,但它们产生 的时代、表现的形式、文化传统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其中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今天的中国文学理论著作 常常把浪漫主义囿于文学创作领域,事实上它是一场时代思潮,是一种“立场或思想状态”,同样表现在 其他艺术形式以及哲学、政治思想之中。浪漫主义首先是欧洲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特征是反对古 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及一切不合时宜、限制个性发展的旧道德;浪漫主义也是一种非理性主义,它强调主观 感情的重要性;浪漫主义是一种现代精神,它关注现实社会,批判封建专制以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弊病。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说“浪漫主义”是“一种势如破竹的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的运动,在 18世纪 后期到 19 世纪中期横扫西方文明”。广义的浪漫主义“同个性、主观、非理性、想象和感情共为一体”, 并往往以历史、民族奋斗和壮美的自然为其素材,注重个性,特别是注重主观性和自我表现,承认人是非 理性的动物。因此把新古典主义的和谐的理性主义排除在外。 虽然屈原生活在战国时代,但屈原是战国时代特立独行的另类人。如果理解了欧洲 18世纪浪漫主义运 第 1页/共 11页 动的特点,我们就不难发现,屈原并不具有欧洲浪漫主义的根本特点,也与战国时期的大部分思想家的立 场不同。屈原是战国时期孔子思想的忠实继承者,他的理想政治模式就是尧舜禹汤文武等圣君,屈原的作 品之中,有大量对孔子语录的引用,甚至《渔父》关于“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陈述,也是以孔子“不为酒 困”“惟酒无量,不及乱”为原则的。战国时期流行反传统,但屈原不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相反,恢 复传统是他“美政”理想的主要内容;屈原关心楚国,不是杨朱等道家的个人主义:屈原作品虽然有丰富 的想象力,鲜明的色彩,异常的情节,大胆的夸张,但很难说是基于屈原的主观感情,我们也没有证据证 明屈原重视自然:屈原有向民间文学学习的可能,但屈原的作品更多继承的是经学传统;屈原的行为与爱 国主义相关,但没有民族主义倾向;屈原有神秘主义倾向,但根基是理性主义:屈原遵守传统道德,反对 无道德倾向:屈原似乎与追求今人自由并不相关;屈原不是无政府主义者;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