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 2023-2024 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 (39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乌梅 30g、陈皮 8g、薄荷 8g、桑葚 8g、山楂 20g、甘草 5g……这段时间,一服酸梅汤的中药饮方火出 圈,成为风靡网络的“时尚养生方式”。可以现熬现喝,甚至还能根据个人体质调配药材,如此实惠、方 便又好喝的中药茶饮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令广大网友感叹“原来打败奶茶店的居然是中药房”。 在奶茶、汽水、咖啡等饮品研发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各种花式新品也令广大消费者应接不暇、褒贬 不一。这种情况下,早就拥有极高国民度的酸梅汤又何以迅速“突出重围”。 事实上,这恰恰反映出大众心底对国内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关注与认可。从客观角度讲,相较于市面上 许多商业化产品可能含有的添加剂及食品安全风险,中药饮方具备药理学原理,材料安全透明,让人喝着 放心,更能赢得消费者青睐。从现实反馈看,许多人品尝中药版酸梅汤后纷纷表示其“风味独特”“价格 美丽”“健康养生”,完全凭实力打败市面上各种甜腻饮品,更“点亮”了传统配方的“当代优势”。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一服中药饮方之所以不必费心营销就能持续热卖,一定程度上还源于年轻群体对 中医药文化的热情呼应和积极推广。如今,有更多年轻人愿意亲近中医药文化。面对底蕴深厚的中医药传 统文化,他们更乐于主动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培养自身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向往和美好旨趣。无论 是开方抓药还是记录感想,其实都是他们主动亲近、学习、理解、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其效果价值 往往更胜于传统形式的科普与说教。 在更大意义上讲,此次中药饮方的火热,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展现自身时代活力与价值的案例。这同样 启发我们,要想更好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传统文化,不妨让其更主动贴近当代人的工作生活,用中医药 的文化魅力和真材实料吸引大众关注、感悟其中内涵。在这方面,已有不少中医借助网络,在社交平台上 成为“网红”,以专业知识开展科普、讲述养生之道,收获各年龄群体的欢迎。 中药版酸梅汤供不应求、掀起社交媒体热潮的事实更有力说明,这届年轻人有自己的方式把优秀传统 文化“宠成时代顶流”。相信在广大公众的普遍热情、包容与探索中,中医药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更 好地展现自身底蕴、凭实力“出圈”,激发更大的时代魅力与光彩。 (摘编自陈之珙《年轻人中意中药饮方,优秀传统文化时尚不减》) 材料二: 第 1页/共 9页 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获诺奖,令公众重新审视土生土长的中医药。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 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但这个礼物却是“免费”的。尽管青蒿素是我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后注册批准的第 一个新药,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为数不多的创新药,但由于历史原因,青蒿素的知识产权被跨国药企所占 有。幸运的是,诺贝尔奖承认了屠呦呦的首创性,认为她在青蒿素研究中具有无可争议的“三个第一”。 40多年后,这项拯救上百万生命的成果,才被盖上了“中国印”。 然而,中国创新的成果,不能总寄望由国际性的学术荣誉来认可;中国创新的资源,也不应常用“秘 不示人”来保护。屠呦呦获诺奖,青蒿素进入大众视野,提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以有效措施, 开发和保护中医药这一宝库? 我们对中医药这些“老祖宗留下的宝贝”,还缺乏有效的开发和保护手段。以“汉防己”为例,这种 防己科植物分布于中国南部,它的提取物汉防己碱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抗埃博拉病毒候选药物。然而,这项 成果并不姓“中”,是美国和德国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相关论文。 中药提取物如此,中药复方境况也让人担心。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