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虹途职业高中2024-2025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地理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环渤海地区位于我国北部沿海,有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密集的港口群。目前,该地区港口竞争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山东半岛港口群、京津冀港口群、辽东半岛港口群。图示意环渤海地区的港口群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辽东半岛港口群的中心港口为( ) A. 营口港 B. 丹东港 C. 锦州港 D. 大连港 2. 京津冀港口群的建设主要有利于( ) A 疏解首都人口 B. 推动产业升级 C. 改善生态环境 D. 扩大资源开采 智能设备制造业空间布局演变对推动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三角地区智能设备制造业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且集聚程度逐步增强。下图分别示意2020年和2023年长三角地区智能设备制造业空间分异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长三角地区智能设备制造业空间演变态势是( ) A. 东南-西北向态势演变明显 B. 东北-西南向态势演变明显 C. 东西向态势演变明显 D. 南北向态势演变明显 4. 长三角地区智能设备制造业热点区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 高等院校和对外开放程度 B. 产业基础和人才储备 C. 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水平 D. 出海港口和优惠政策 5. 长三角地区智能设备制造业空间分异演变可反映出该行业( ) A. 呈孤立发展状态 B. 对市场敏感度低 C. 辐射带动作用弱 D. 空间相关性增强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陶岔引水、主要是为了缓解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水资源紧张的问题,该工程规划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于2014年正式通水运行,规划多年平均供水量为8.54×105m3,远期规划调水量为130×108m3。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线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在单位输水量下,图示受水区主体水资源价值最高的是( ) A. 北京市 B. 天津市 C. 石家庄市 D. 郑州市 7. 为保障受水区的水质,首要任务是( ) A. 保护输水沿线地区生态环境 B. 治理水源区的生产、生活污水 C. 沿线修建全封闭式输水管道 D. 减少向下游区主体输送水量 土壤演替是指土壤随成土因素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顺序进行更替的过程,它使土壤从幼年阶段发展到成熟阶段。当土壤物质补充量大于土壤物质丢失量时,土壤物质总平衡属于积累型;反之,土壤物质总平衡属于亏损型。下图为某河谷的典型剖面示意图,河谷两岸分布着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该小尺度区域内地势略有起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该河谷四地土壤成土时间由晚到早的顺序为( )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丁-乙-丙-甲 D. 甲-丙-乙-丁 9. 影响该河谷阶地上土壤成土时间早晚的根本因素是( ) A. 水分条件 B. 地壳运动 C. 地形差异 D. 成土母质 10. 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土壤物质总平衡正处于积累型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10年10月,第13号台风“鲇鱼”是当年全球海域最强台风之一,具有路径曲折、持续时间久、影响范围大等特点。在台风“鲇鱼”进入南海前,吕宋岛西北部存在一个缓慢减弱的暖涡,台风“鲇鱼”过境南海期间,暖涡势办增强。下图示意台风“鲇鱼”的移动路径与强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台风“鲇鱼”在移动过程中,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