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4010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策略 课件(共156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212286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
  • cover
(课件网) 新高考视域下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任务与策略目录 一 、价值导向和思辨性的命题指向 二、 2024高考作文命题分析解读 三 、 二轮复习参考建议及具体策略 新高考改革 全国29个省市区进入高考综合改革 批次 实施时间 专业(类)+院校 院校专业组 高考形式 第一批 2017年 浙江 上海 3+3 第二批 2020年 山东 北京、天津、海南 3+3 第三批 2021年 河北、辽宁、重庆 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 3+1+2 第四批 2024年 贵州 安徽、甘肃、黑龙江、广西、吉林、江西 3+1+2 第五批 2025年 青海、内蒙古 河南、四川、山西、云南、陕西、宁夏 3+1+2 批次 实施时间 专业(类)+院校 院校专业组 高考形式 第一批 2017年 浙江 上海 3+3 第二批 2020年 山东 北京、天津、海南 3+3 第三批 2021年 河北、辽宁、重庆 广东、福建、江苏、湖南、湖北 3+1+2 第四批 2024年 贵州 安徽、甘肃、黑龙江、广西、吉林、江西 3+1+2 第五批 2025年 青海、内蒙古 河南、四川、山西、云南、陕西、宁夏 3+1+2 关于教育逻辑 过去40多年,国家发展逻辑是“模仿追赶”;相配套的教育逻辑:让大家学一样的东西,把考高分、满分的学生挑出来,把他们送到好的大学里继续学,将世界上先进的内容学过来。 李政道:中国在某些方面已经具备了走在世界前列的潜力;中国未来的发展将不再局限于 “模仿追赶”,而是要转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创新驱动”的教育逻辑: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让每个孩子都拥有使命感,“为创新而学”,而不再是为了应试而考“高分”。 育人目标再认识 历史方位:新时代 历史使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个阶段(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2035-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创新型人才 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π型人才 目标转向 指的是未来的人才需要在至少两个领域都有足够的深度。 未来创新者三大核心能力 美国奥数竞赛总教练、卡内基梅隆大学(CMU)数学系终身教授罗博森表示:“AI时代,教育不是培养训练机器的能力,而是培养人的能力。” 第一、超越惯性的想象力———在AI技术发展带来诸多伦理道德问题的当下,正确的价值观如灯塔,引导学生做出符合道德和社会利益的选择。加强道德教育、反思自身行为,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在规则之外构建新的世界观。 第二、跨学科知识迁移能力———能够把不同领域的知识组合出新解决方案。 第三、实践驱动的工程思维———不止停留在“理论上能行”,而是让想法落地。 学校高质量发展 怎么发展———路径问题:全面的育人体系 向哪发展———方向问题:立德树人 发展什么———内容问题:德智体美劳 为谁培养人? 培养什么人? 怎样培养人? 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 普通高中的高质量发展? “自上而下”的改革。由党中央国务院进行顶层设计,教育部具体组织各省市对标对表、分期分批进行实施的。 高考改革: 涉及课标、教材、教学、考试、招生、管理各环节,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革。 新高考改革:“国家战略”层面的改革,是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政治任务。 核心素养立意的考试进阶 一 价值导向和思辨性的命题指向 育人方式变革 高等教育普及化 “双减”政策落地 新高考三大背景: 育人方式变革:强调试题的融创性 高等教育普及化:强调试题的开放性 “双减”政策实施:强调试题的基础性 三个应对策略: 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在“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等方面继续探索,使用新题型,扩大试题的开放性与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