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高三 文言文断句 敬 提纲挈领 壹 1 2 3 落实知识 贰 思维方式一 找名代,标停顿 您,指曹君。 指重耳 他,指重耳 指曹君。 他,指重耳 答案:BFG 方法提示:句不离段,结合语境,弄清楚句子中的代词指代的对象。 译文:您对他没有礼貌,他如果有机会回国当了君主而起兵,那恐怕会成为曹国的祸害。您不如杀了他。 (2023·全国乙卷)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的字母标记出来。 昔者晋公子重耳出亡,过于曹,曹君袒裼[xī]而观之,釐[lí ]负羁与叔瞻侍于前。叔瞻谓曹君曰:“臣观晋公子,非常人也。君遇之无礼彼若有时反国而起兵即恐为曹伤君不如杀之。”曹君弗听。(选自《韩非子·十过》) 君遇之 A 无礼 B 彼若有时 C 反 D 国 E 而起兵 F 即恐为曹伤 G 君 H 不如杀之。 思维方式二 找虚词,定断句 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的字母标记出来。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选自《五代史宦官传序》) 夫 A 为人主 B 者 C 非欲养 D 祸于内 E 而疏 F 忠臣 G 硕士 H 于外 I 盖其渐 J 积而势 K 使之 L 然也。 “者”在主语后,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于内”“于外”注意结构 “盖”,句首语气词 答案:CEI 方法提示:注意常见的句首词和句末词,关注句中提示结构的字词。 译文:作为君主,并不是故意要在朝廷之内养虎成患,在朝廷之外疏远忠臣贤士,这是逐渐积累之后形势发展使他这样的。 断开位置 标志类型 词前断开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等。这类词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当它们前面没有动词时,一般作疑问代词置于句首,其前要断开 复音虚词(包括一些复句中的关联词):然则、然而、是故、故而、是以、得无、大抵、何其、于是、至于、向使、纵使、虽然、假使、无乃、于是、以故、而况、且夫、至若、岂非等。这类词大多位于一句话的开头,其前一般要断开 时间副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是时、昔者、须臾、既而、俄而等。这类词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后面则可断可不断 句首谦敬辞:下官、臣、窃、寡人、妾、愚、君、公、卿、夫子等。这类词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断开位置 标志类型 句中不用断句 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它们的前后一般不用断句 词后断开 句末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乎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它们的后面一般要断开 温馨提示 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灵活性: (1)“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断开。 (2)“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断可不断。 (3)连词“而”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作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时,一般不在其前断开。但如果“而”是连接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 (4)“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则不能断开。 思维方式三 找句式,助断句 (2023·新高考卷Ⅱ)下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的字母标记出来。 材料二: ……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 (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夫为人 A 所 B 陷 C 而欲胜 D 敌 E 不亦难乎 F 臣故曰无术焉 G 苻坚之类 H 是也。 答案:EFG 译文:被人陷害却还想战胜敌人,不也是困难的吗?所以我说没有智谋,苻坚这一类人就是这样。 解题思维 1.判断句式 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