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专题三 对外关系的发展 专项训练 1.“唐代文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它具有巨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对于外来的文化能平 等对待,吸收其有益的成分。”下列历史事件可以印证这个特征的是( )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 C.郑和下西洋 D.鉴真东渡 B 【解析】根据题干“对于外来的文化能平等对待,吸收其有益的成分”和所学知识可知,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吸收了外来文化。 2.唐朝阎立本的《职贡图》(右图)记录了唐太宗 时外国使节到唐朝朝贡及进奉各式珍奇物品的 场面。这折射出唐朝( ) A.商品经济发展 B.对外交流频繁 C.文化繁荣昌盛 D.民族关系和睦 B 【解析】据题干“《职贡图》记录了唐太宗时外国使节到唐朝朝贡及进奉各式珍奇物品的场面”和所学知识可知,朝贡是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通过朝贡,各国使节不仅带来贡品,还带来了各自的文化和信息,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从画中外国使节到唐朝朝贡的场景可以明显看出,唐朝与外国之间的交往非常频繁。 3.考古发现,宋朝“南海一号”古沉船上的瓷器囊括了当时大多数外销瓷窑的产品,包 括产自江西、福建、广东和浙江等省的陶瓷产品。“南海一号”的发现可用于研究( ) A.海上丝绸之路的衰落 B.陆上丝绸之路的兴起 C.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 D.宋代劝课农桑的政策 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宋朝‘南海一号’古沉船上的瓷器囊括了当时大多数外销瓷窑的产品”可知,这些考古成果均属于宋朝,并且都在海域中被发现,这直接说明了当时海外贸易的繁荣和兴盛。 4.元朝市舶司由行省直接管辖,根据舶商的申请,发给出海贸易的证明,对准许出海的 船舶进行检查;抵岸后,差官将全部货物监搬入库,并对全体船员进行搜检,以防私自 夹带舶货。这反映元朝( ) A.鼓励舶商出海 B.地方有自主管理的权力 C.垄断对外贸易 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D 【解析】根据题干“发给出海贸易的证明,对准许出海的船舶进行检查”“差官将全部货物监搬入库,并对全体船员进行搜检,以防私自夹带舶货”可知,元朝市舶司对海外贸易管理十分严格,反映了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5.《瀛涯胜览》记载,宝船到祖法儿(今阿拉伯海的西北岸)开读赏赐毕,其王差头目 遍谕国人,皆将乳香、安息香之类,来换易纻丝、瓷器等物。与这一情形直接相关的 历史事件是( ) A.利玛窦经海路来华 B.设置市舶司 C.马嘎尔尼使团访华 D.郑和下西洋 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宝船到祖法儿(今阿拉伯海的西北岸)开读赏赐毕,其王差头目遍谕国人,皆将乳香、安息香之类,来换易纻丝、瓷器等物”,可知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下面的诗句共同体现了( )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戚继光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郑成功 A.不甘落后的竞争精神 B.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C.冲破传统的改革精神 D.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 D 【解析】“遥知百国微芒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反映的是戚继光抗倭;“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些诗句深刻体现了郑成功和戚继光抵抗外来侵略的事迹,反映了他们反抗侵略的民族精神。 7.1686年,康熙命前方将领晓谕俄军:“尔罗刹外国人,贪利弃命,扰我边疆,今大兵复至, 当速降,如不降则尽诛之。”这次军事行动是( ) A.清军入关 B.平定噶尔丹叛乱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 【解析】据题干“1686年,康熙命前方将领晓谕俄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5年和1686年,康熙皇帝两次击败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迫使俄国政府同意通过谈判来解决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