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84171
2025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原句VS改句语用专题之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件(共38张PPT)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6次
大小:131764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专题
,
2025届
,
PPT
,
38张
,
课件
,
效果
(
课件网
) 【一轮复习】原句VS改句 语用专题之句子的表达效果 新课导入 比较句子 假如现在要你当主播去卖平平无奇的大米,你可能会说: “321,上链接” 比较句子 董宇辉会说: 我没有带你看过长白山皑皑的白雪,没有带你去感受过十月田间吹过我的微风,没有带你看过沉甸甸弯下腰犹如智者一般的谷穗。我没有带你去见证过这一切,但是亲爱的,我想让你品尝这样的大米。 比较句子 在新高考全国卷语言文字运用题中,有对语言表达效果分析的主观简答题,其要求是比较语义基本相同的两种表达形式的优劣。 语句的表达效果,一般受遣词造句、句式运用、表达技巧和语体色彩等多种因素影响,仅以句式为例,又可分为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疑问句,单句和复句,常式句和变式句,整句和散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等。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链接教材: ◎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 “我不远千里从杭州上青岛再来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欣赏这故都的秋天”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链接教材: ◎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 “我不远千里从杭州上青岛再来北平的理由,也不过想欣赏这故都的秋天” 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参考答案: ①句式不同:原句强调意味更浓。强调“不远千里”的路途遥远,表达自己寻觅故都秋味之虔诚,改文句子简短但是表达情感不够。②用词不用:原句“饱尝”“秋味”的搭配,浓墨重彩地写出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向往,改文“欣赏”“秋天”较为平淡。③修辞手法:原句中,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运用反复的手法使得语气更强烈。 考情分析 考情分析 文本: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2023年新高考1卷: 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分) 考情分析 文本: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陈情表》课件(共57张PPT)(2025-04-04)
《边城(节选)》课件(共35张PPT)(2025-04-04)
《风景谈》课件(共44张PPT)(2025-04-04)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共32张PPT)(2025-04-04)
《再别康桥》课件(共57张PPT)(2025-04-0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