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4537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主干知识排查(课件 学案,共2份)浙科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5-02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6193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遗传,第二章,2份,必修,2019,科版
    主干知识排查 一、染色体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 1.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1)分裂前的间期为_____状态→分裂期为_____状态(染色质经高度_____和反复折叠,形成线状或棒状的小体)。 (2)每条染色体上都有一个缢缩的_____部位。一般情况下,_____将一条染色体分为两个臂。 (3)功能:是_____内遗传物质的载体。 2.染色体的特点 (1)同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_____、数目、大小和着丝粒位置等都是相对恒定的。 (2)大多数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_____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则是_____存在的。 3.减数分裂的概念 指进行_____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通过染色体复制____次、细胞分裂____次实现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4.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1)同源染色体:指一条来自_____,另一条来自_____,其形态、大小_____的一对染色体。 (2)四分体:相互配对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____条染色单体,称为四分体。 5.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征 (1)分裂前的间期:完成了_____复制和_____合成。 (2)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Ⅰ:同源染色体相互_____,出现_____;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交换。 中期Ⅰ: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细胞中央的_____上,每对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粒分别与从细胞相对的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相连。 后期Ⅰ:每对_____分开,分别向_____移动。 末期Ⅰ:形成2个子细胞;子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只有母细胞中的一半,形成一组非同源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具有2条_____。 (3)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Ⅱ:时间很短;每个染色体仍具有2条_____。 中期Ⅱ:染色体的着丝粒与纺锤丝相连,并排列在子细胞中央的_____上。 后期Ⅱ: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粒_____,染色单体成为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末期Ⅱ:染色体到达两极;2个子细胞各自分裂,最终形成____个子细胞。 6.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 项目 精子形成过程 卵细胞形成过程 部位 细胞质的分裂方式 _____分裂 _____均等分裂,_____细胞、_____细胞不均等分裂 分裂结果 一个精原细胞→四个精细胞(生殖细胞) 一个卵原细胞→_____卵细胞(生殖细胞)+_____极体(退化消失) 是否变形 7.受精作用 (1)概念: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_____的过程。 (2)实质:_____与_____的融合。 (3)受精卵中遗传物质的来源:受精卵中的核DNA一半来自_____,另一半来自_____;而细胞质DNA几乎全部来自_____。 8.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1)可保持生物_____的恒定。 (2)减数分裂为生物的_____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进化。 9.配子多样性原因 (1)MⅠ前期:_____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 一个精原细胞,若不发生交换,可产生_____个、_____种精细胞;若发生交换,可产生_____个、_____种精细胞,特点是_____。 (2)MⅠ后期:_____分离,_____自由组合。 某生物基因型为YyRr,分析并回答下面问题(不考虑交换): ①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____种精子,即_____;一个雄性个体可产生____种精子,即_____。 ②一个卵原细胞可产生____种卵细胞,即_____;一个雌性个体可产生____种卵细胞,即_____。 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的数目变化 1.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中物质含量变化曲线判断技巧 (1)有斜线的是_____数目变化曲线,无斜线的是_____数目变化曲线。 (2)终点与起点相比:数目相同的是_____分裂的曲线,数目减半的是_____分裂的曲线。 2.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分析 曲线图 各段对应时期(形成原因) AD:对应_____期或_____期,BC段形成原因是_____ DE:对应_____期或_____ EF:表示_____分裂、_____分开,对应_____期或_____ FG:对应_____期或_____ 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辨析 1.前期 图像 时期 _____前期 减数分裂前期Ⅰ 减数分裂前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