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5013

第五章 章末检测试卷(五)(课件 练习,共2份)浙科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4-1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62149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2份,遗传,必修,2019,科版
    章末检测试卷(五)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2024·台州高一期末)18世纪在某山谷发现趾间有蹼和无蹼的两种老鼠,1900年由于筑坝,此山谷成为沼泽。现在人们发现,山谷中绝大多数老鼠有蹼,偶尔才能找到一只没有蹼的老鼠。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对于老鼠的有蹼性状而言,在不同环境中的自然选择方向是相同的 B.性状是由环境控制的 C.有蹼鼠对沼泽环境适应性强,成活率高 D.山谷环境的改变,使无蹼鼠长出了蹼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2、3小题。 从藻类到蓝鲸,地球上的物种纷繁复杂,科学家还不清楚地球上到底生活着多少个物种。据估计,全世界物种数量多达1亿种,而迄今只有约180万种被命名。人类只不过是这亿万物种中的沧海一粟。 2.关于上述如此众多生物的起源和进化,下列符合进化论的解释的是(  ) A.来自同一物种的生物在性状上都是相同的 B.达尔文认为有些物种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C.来自同一祖先的生物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很快会形成不同的物种 D.同一物种的种群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经长期的自然选择可能会形成多个物种 3.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一物种在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产生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B.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C.区分不同物种有多种依据,但最主要是看有无生殖隔离 D.三倍体无籽西瓜是人工条件下形成的一个新物种 4.(2024·黑龙江,8)鲟类是最古老的鱼类之一,被誉为鱼类的“活化石”。我国学者新测定了中华鲟、长江鲟等的线粒体基因组,结合已有信息将鲟科分为尖吻鲟类、大西洋鲟类和太平洋鲟类三个类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鲟类的形态结构和化石记录可为生物进化提供证据 B.地理隔离在不同水域分布的鲟类进化过程中起作用 C.鲟类稳定的形态结构能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D.研究鲟类进化关系时线粒体基因组数据有重要价值 5.(2023·杭州高一期末)一个适应环境的物种,不是突然制造出来的,而是经历漫长的岁月,逐步积累可提高适应度的微小改变形成的。下列与此观点不同的是(  ) A.突变具有多方向性的特点 B.某些可遗传突变将赋予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优势 C.大自然决定了适应性的高低,选择并积累高适应性的变异 D.大自然在变异的机制层面就决定了变异指向适应自然的方向 6.(2024·杭州高一检测)某地区白化病的致病基因频率为a,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频率为b。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区白化病的发病率为a2 B.该地区正常个体中白化病致病基因携带者所占的比例为2a/(1+a) C.该地区人群中患红绿色盲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b D.该地区红绿色盲的女性发病率低于男性发病率 7.等位基因(A、a)位于某种昆虫的常染色体上,该种昆虫的一个数量非常大的种群在进化过程中,a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之间的关系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Ⅰ、Ⅱ、Ⅲ分别代表AA、Aa、aa的频率 B.A的基因频率为0.25时,Aa的基因型频率为0.75 C.a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类型更适应环境 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8.(2024·舟山高一检测)下列有关遗传、变异、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稳定平衡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的频率是0.36,则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的频率是0.32 B.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型占全部基因型的比例,叫作基因频率 C.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变异、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会形成新物种 D.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9.(2024·浙江衢温“5+1”联盟高一期中)现代玉米的祖先———野生玉米,名叫“大刍草”,大刍草的种子外面包裹着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