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5171

广东省惠州仲恺中学等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生物试卷(扫描版有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20017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广东省,4月,答案,扫描,试卷,生物
  • cover
惠州市2026届高二五校联考试题 生物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韦应物的诗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不但描绘了山间溪流的生态美,也蕴含了 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山间溪流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诗中描述的生态系统的结构由食物链和食物网组成 C.诗中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只有涧边幽草、树等绿色植物 D.“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可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长期单一种植水稻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利用秸秆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质,栽培过程可以加 速秸秆的腐熟速率,提高土壤中的有机质,菌渣还能作为有机肥,对水稻具有增产作用,我国 许多地区利用水稻与食用菌生长季节的差异性实施轮作模式(“稻菇轮作”)提高生产收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稻和食用菌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成分 B.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C.与传统稻田相比,“稻菇轮作”模式提高了稻田生态系统的能量输人 D.根据生态足迹的概念分析,不同作物轮作的生态足迹大于单一种植水稻的生态足迹 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某种生态金字塔,I一V表示不同营养级,I中含有生产者。下列相 关叙述错误的是 V Ⅲ 【高二五校联考试题生物学卷第1页(共6页)】 5347B A.生态金字塔可分别以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 B.图中Ⅱ、Ⅲ营养级中可能存在同种生物 C.并非所有天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都呈图示形态 D.若I、Ⅱ中分别只含有树和昆虫,则该图可能不是数量金字塔 4.中国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某地 区一定时间内CO2排放量和CO2吸收量相等)。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生产者 A.C属于分解者,生物群落中的其他生物均可为它提供物质和能量 B.图中过程①②⑦⑥中碳以相同的形式参与物质循环 C.驱动过程②、过程③和过程④的能量形式相同 D.①过程固定的CO2等于⑥十⑦过程释放的C)2即可实现碳中和 5.海棠索为一种可引起光敏性和皮肤刺激的化合物,可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某种植物通 过分泌海棠素来避免多数动物的取食,这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 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产生海棠素驱赶动物,空气是信道 B.利用人工合成的海棠素防治害虫属于化学防治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细胞与细胞之间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一定伴随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6.弗兰克氏菌能够与沙棘等非豆科木本植物形成根瘤,进行高效的共生固氨,促进植物根系生 长,增强其对旱、寒等逆境的适应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沙棘可作为西北干早地区的修复树种 B.在矿区废弃地选择种植沙棘,未遵循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C,二者共生改良土壤条件,可为其他树种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D.研究弗兰克氏菌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沙棘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7.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生产者甲 丙 A.该食物网包含4个营养级,但缺少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作用非常关键,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若丙由于某种原因大量减少,则乙的数量在短期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