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5538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文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35052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甘肃省,月月,答案,PDF,试题,语文
    文萃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诚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城内作答,写在诚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下册(第一、六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儒家思想的建立 孔子身处的时代,礼崩乐坏,西周的封建制度随着西周本土的沦陷,只剩下一个空名。在大 崩溃的时候,孔子致力于重建超越时空限制的普世价值观念,将依据理性道德建立的系统作为 自己安身立命之所,也作为世界可以遵行的、他所盼望的行为准则。 孔子教诲门下,并不像后世所谓的学校,而是与来自各方的同人和朋友们随机讨论问题,建 立和发展一套思想体系。从一开始,孔子注意的就不是个人“独善其身”的道德,而是人与人之 间的相处之道一这相处之道又建立在道德之上。 “道”在孔子心目中是永恒而且普世的原则,即使是至高无上的神明“天”,也不过是“道”的 显现,“天”和“道”是一体两面。神的力量和永恒、普世的原则,虽然抽象,但“道”不只存在于人 与人的相处之中,它还存在于万事之中。因此,儒家思想落实在人间事务上,是主导人间关系的 大原则、确立人和人之间相处的尺寸与尺度。孔子将中国后世几千年的思想脉络一锤定音,这 是一门人间与社会的学问,而非今天学术界的认知学问。这个特点我们必须记得,它乃是中国 和西方制度方向上最大的差异。 儒家思想中的“安人”与“安百姓” 孔子认为门下的弟子分别属于四个门类:德行、政事、语言、文学。这四科各有出色的代表 人物。德行是修身,政事是为人服务,语言是处理社会事务和传达信息,文学是书写能力,与语 言同为传达信息之用。 四门学科之中,有三门相当实用,都是为了处理世间事务、服务公职、安顿人民而努力。儒 家思想中的“安百姓”和“安人”是两种志业。“人”是自己四周的人,“百姓”是天下所有的人,因 此,儒家所关怀的对象不仅是国家的公民及其福祉,也有人类全体的福祉,这是善世和永恒的价 值观念。在他们心目中,有志者必须“修己”,即整顿自己,才可以进而“安百姓”。从这个角度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25410A文萃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北方生活艰摊,人们重视对抗自然"“更崇尚自然无为”错.于文无据.原文是说“北方生活艰摊,人人必须 约束、节制,必须尊重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界限:南方…人兼容于月然之中,而不是与片然对抗”,由南方“不 是与自然对抗”推不出北方“人们重视对抗自然”。南方人有更多的自我,但并不是“自然无为”,】 2.A(“衙家思想不是认知的学问,缺乏抽象的哲学思考.学术研究价值有限”错,原文是说“孔子将中国后世儿 子年的思想脉络一锤定音,这是一门人间与社会的学问,而非今天学术界的认知学何”,可见,所家思想是人 间与社会的学何,而非今天学术界的认知学何,且“缺乏抽象的哲学思考,学术研究价值有限"的说法过于 武断。) 3.B(A项意为:不能像匏瓜那样白白地挂在那里不能吃,应该有所作为,要发挥自己的才能.强调东西要具有 使用价值,所以能体现儒家思想注重实用的特点。B顶意为: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 显得虚浮。该句探讨的是个人修养外在形式和内在本质的关系问题,没有涉及实用方面的内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