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高二生物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图为某同学在家自制米酒的流程图。下列相关原理和操作目的错误的是( ) A.米酒制作的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B.蒸米有利于淀粉糖化,为发酵过程提供原料 C.冷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 D.酿酒过程须在无菌环境进行以避免杂菌污染 2.限量补充培养法可用于检测营养缺陷型菌株(如图)。将诱变后的菌株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野生型菌株迅速形成较大菌落,营养缺陷型菌株生长、繁殖缓慢,不出现菌落或形成微小菌落。基本培养基中补充精氨酸后,营养缺陷型菌株快速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紫外线照射可诱导野生型菌株发生定向突变 B.精氨酸缺陷型菌株缺乏吸收利用精氨酸的能力 C.③步骤加入精氨酸后抑制了野生型菌株的生长 D.选择图乙中菌落B分离精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 3.某同学欲检测消毒餐具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是否超标,进行如下操作:用蒸馏水分3~5次冲洗待检餐具内表面,制成待测样液备用;配制伊红一亚甲蓝琼脂培养基,将待测样液接种于琼脂培养基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了确保检测的准确性,冲洗待检餐具的蒸馏水应该换成无菌水 B.为便于观察菌落的颜色,应将培养基的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C.设置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对照可检验该鉴别培养基的效果 D.生长在伊红一亚甲蓝琼脂培养基上的大肠杆菌菌落具有金属光泽 4.胞质杂种是指两个原生质体融合产生的杂种细胞,其中一个细胞的细胞核消失后,两个原生质体的细胞质杂交得到的个体。科研人员利用雄性不育的品种A与可育的品种B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了雄性不育的胞质杂种“华柚2号”,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了品种A的细胞核基因组中。经检测,“华柚2号”的细胞核和叶绿体基因来自品种B,线粒体基因来自品种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备原生质体时需用胰蛋白酶或纤维素酶去除细胞壁 B.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可用于诱导原生质体A和B的融合 C.“华柚2号”的获得说明控制雄性不育的基因可能位于线粒体中 D.应筛选发绿色荧光的杂种细胞C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华柚2号” 5.如图Ⅰ、Ⅱ表示获得胚胎干细胞的两条途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可以增殖不发生分化 B.图中早期胚胎一般是指发育到囊胚时期的胚胎 C.过程Ⅰ、Ⅱ获取早期胚胎过程均属于有性生殖范畴 D.过程Ⅱ获得的早期胚胎在培养液中添加分化诱导因子后可进行分化 6.下图1表示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对未分化细胞群变化情况的影响,图2为利用某种耐酸植物甲(4N)和高产植物乙(2N)培育高产耐酸植物丙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大于1时,诱导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出根 B.①是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的过程,此过程应在低渗溶液中进行 C.②是在植物激素X与Y的浓度比为1的培养基上诱导杂种细胞发生脱分化的过程 D.植物丙是六倍体可育植株,其成功培育说明植物甲和乙不存在生殖隔离 7.梅花鹿胚胎移植试验的主要流程如下: ①供体超数排卵→②配种→③胚胎收集→④→⑤胚胎移植→子代梅花鹿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需要注射有关激素,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卵原细胞并完成减数分裂 B.③过程是以哺乳动物早期胚胎与子宫建立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