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5655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周周测生物试卷(有答案)

日期:2025-04-0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128050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广西,第六,答案,试卷,生物,周周测
  • cover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六周周测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16小题,共40分。其中1-12小题每小题2分,13-16小题每小题4分) 1.生物科学史是生物科学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程,是探索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史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运用了减法原理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 B.制作的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和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均属于物理模型 C.噬菌体侵染细菌和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均应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 D.萨顿推测基因在染色体上和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都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2.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以下3个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③用3H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以上3个实验中放射性的主要位置依次是( ) A.上清液、沉淀、上清液B.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C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D.沉淀、上清液、沉淀 3.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为验证朊病毒的侵染因子,科研人员分别按照图示和进行实验①、②(题中所用牛脑组织细胞为无任何标记的活体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进行搅拌的目的是将牛脑组织细胞和未侵入细胞的朊病毒分离开 B.T2噬菌体与朊病毒最主要的区别是朊病毒可能是向宿主细胞注入蛋白质 C.实验①离心后上清液中几乎不能检测到32P,沉淀物中也几乎检测不到32P D.推测实验②培养适宜时间后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位置应主要位于上清液中 4.为研究 R 型肺炎链球菌转化为 S 型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因子是 DNA 还是蛋白质,艾弗里进行了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组培养皿中,只有丙组仅含R 型菌落B.S 型细菌提取物中的转化因子能将部分 R 型菌转化为S 型菌 C.甲、丙组的实验结果说明 DNA 是转化因子,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5.生物科学成果的获得大都经历了科学选材、正确选择研究方法、恰当进行检测等步骤。下列与各项生物科学研究成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各种细胞器和证明DNA半保留复制时均用到了离心法 B.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杂交实验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C.“H2O2在不同条件下分解”和“艾弗里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均利用了加法原理 D.紫色洋葱鳞片叶或根尖分生区细胞均是观察质壁分离现象的理想材料 6.蒙古沙棘营养丰富,耐旱性强。下列有关蒙古沙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细胞中蛋白质含量最高C.干旱时自由水相对含量减少D.根吸收水和无机盐消耗ATP 7.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一中分别利用含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获得标记的噬菌体 B.步骤二中噬菌体利用细菌的脱氧核糖核酸、氨基酸等合成自身的物质 C.步骤五中32P标记组的放射性主要分布在离心管的上清液中 D.该实验表明,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 8.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致力于探索遗传的奥秘。下列有关科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摩尔根研究果蝇的遗传行为过程中,所提出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设想只能通过测交实验验证 B.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该定律的内容包括“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 C.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在控制自变量时采用了“加法原理”,即在实验组分别添加不同酶来处理S型菌的细胞提取物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