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5891

陕西省西安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5690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陕西省,月月,答案,试题,地理,西安市
  • cover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高一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四川省也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中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成都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并不突出。如图示意四川省平武一盐源人口界线。据此完成下题。 1.影响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 A. 河流 B. 气候 C. 地形 D. 植被 2.解决川东丘陵山区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较多的主要措施(  ) 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改善交通条件 ③加快农业现代化 ④加大基础教育投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我国流动人口急剧增长,人口流动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大规模人口流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图示意2001—2020年我国18个城市群常住人口的年均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01—2020年,我国人口迁入规模最大的目的地是( ) A.京津冀城市群 B.长三角城市群 C.珠三角城市群 D.辽中南城市群 4.导致哈长城市群近年来常住人口年均变化的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政策因素 C.经济因素 D.环境质量 5.应对哈长城市群人口变化合理的措施是( ) A.放宽生育政策,提高生育率 B.大幅增加社会福利,放宽生育政策 C.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 D.取消户籍管理制度,鼓励人口迁入 “蜂巢屋”(下图),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每半年需维修一次,否则就会溶掉。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 A.森林覆盖率低 B.河湖众多 C.全年气候干旱 D.沙漠广布 7.“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 A.抵御夏季的雨水 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防御冬季的风沙 D.夏季隔热,冬季保温 下图为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图中阶段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 A.逆城镇化 B.郊区城镇化 C.城镇化加速发展 D.城乡差别加大 9.下列关于城镇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物种增加 B.地表水下渗增多 C.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D.城市环境质量提高 生姜原产于东南亚的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寒、不耐涝、抗旱能力较弱,宜选择坡地和稍阴凉的地块栽培。植株只能在无霜期生长,最适宜温度是25~28℃,温度低于20℃则发芽缓慢,遇霜植株会凋谢,如果受霜冻根茎就会完全失去发芽能力,姜瘟对生姜生产危害较大。生姜种植时间一般在每年的清明前后,我国南方以广东、浙江栽培较为普遍;北方栽培稍晚,一般在4~5月播种,以山东为主要产区。沂蒙山区老百姓成立生姜种植合作社,脱贫致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山东地区生姜种植前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生姜,主要是为了( ) A.提前收获时间 B.增加气候生长期 C.提高大气温度 D.防霜冻危害 11.在播种初期,北方山前平原生姜大田里常见麦秸留田现象,且以东西向麦垄为优,主要原因是( ) ①麦秸遮光,防强光照射 ②阻挡强风,减少生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