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维持生命的物质———氧气、水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 1.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试卷好题分析 化学史实T1,最新科技T2,化学与环境T7 中考押题点分析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T16、T2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 A.卢瑟福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道尔顿 2.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的月球土壤样品需在氮气环境中存储,主要是因为氮气 ( ) A.化学性质不活泼 B.沸点较低 C.无色、无臭 D.空气中含量多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其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下图中为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 4.“”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 5.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化学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以下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是最常见的溶剂,所以任何溶液中的溶剂都是水 B.电解水实验中正、负极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8∶1 C.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水的作用相同 D.露水在太阳出来后逐渐消失是因为水分子分解了 6.“奋斗者号”使用的锂电池正极材料为磷酸亚铁锂(LiFePO4),其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磷酸亚铁锂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3 B.+3 C.+5 D.+7 7.下列举措不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 A.开发利用新能源 B.推进低碳交通运输 C.提高森林覆盖率 D.加高炼铁厂的烟囱 8.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9.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热时先来回移动酒精灯,使试管受热均匀 C.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氧气 D.反应结束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10.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bacdef B.abcdef C.bacdfe D.abcdfe 11.已知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是1.293 g·L-1,氢气的密度是0.089 g·L-1,氢气难溶于水。现有下列收集气体的方法: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收集氢气可用 ( ) A.① B.② C.①③ D.②③ 12.区分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三种气体,应采用的方法是 (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 B.将燃烧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D.分别观察颜色 13.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中的食盐和白糖:尝味道 B.食醋和白酒:闻气味 C.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D.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14.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能缓慢分解成水和氧气。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完全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过程中,下列有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 。 16.登山人员欲登顶珠穆朗玛峰,为解决呼吸困难的问题,应携带的物质是 ,检验该物质的方法是 。 17.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实验前要将铁丝打磨光亮,其目的是 ;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