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酸、碱、盐专题训练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 1.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a:40 试卷好题分析 化学与安全T2、T5,优秀传统文化T13、T17 中考押题点分析 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T6、T10、T1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 B.食醋除水垢 C.稀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CO2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以下是小文同学在实验室做过的一些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3.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 ) A.酚酞 B.石蕊 C.盐酸 D.硫酸铜 4.下列物质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基本不变的是 ( )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固体 5.实验室许多试剂都需密封保存,下列对试剂密封保存原因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浓盐酸———防止挥发 B.NaOH溶液———防止与CO2反应 C.浓硫酸———防止吸水 D.生石灰———防止与氧气反应 6.做馒头的面团发酵的时间太长会变酸,要除去酸味,可往面团中加入 ( ) A.碳酸钠 B.氢氧化钠 C.氧化钠 D.氯化钠 7.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盐酸,加入盐酸前后溶液的颜色依次为 ( ) A.紫色、红色 B.红色、蓝色 C.红色、无色 D.蓝色、红色 8.有甲、乙、丙三种溶液,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乙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丙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色。这三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甲>丙>乙 D.丙>乙>甲 9.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三种物质,这种试剂是 ( ) A.硝酸银溶液 B.无色酚酞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 D.氯化钡溶液 10.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熟石灰显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Al(OH)3能与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可作食品干燥剂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11.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取他们学校周围被污染的河水进行成分测定,观察河水呈无色,四组同学分别得出如下结论,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 A.H+、Na+、Cl-、C B.Na+、K+、Cu2+、Cl- C.K+、Cl-、Mg2+、S D.Ag+、N、Mg2+、Cl- 12.向氯化亚铁、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不溶物A和滤液,则A的组成不可能是 ( ) A.只含有Zn、Cu B.只含有Fe、Cu C.只含有Zn、Fe、Cu D.只含有Cu 13.明代于谦著有《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多种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与诗意有关的是 ( ) A.CaCO3CaO+CO2↑ B.Ca(OH)2+2HClCaCl2+3H2O C.Ca(NO3)2+K2CO3CaCO3↓+2KNO3 D.CaCO3+2HClCaCl2+H2O+CO2↑ 14.如图所示,若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质,右侧U形管中液面未发生明显的变化,该物质应是 ( ) A.浓硫酸 B.食盐固体 C.氧化钙固体 D.氢氧化钠固体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5.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熟石灰 、小苏打 。 16.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里,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生石灰能作干燥剂的理由是 (写化学方程式),这种生成物的溶液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后会有白色固体附着在试剂瓶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常用 洗涤该试剂瓶。 17.《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烹胆矾则成铜。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其中“熬”的过程类似于粗盐提纯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