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6292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课件(共22张PPT)-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553382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历史,七年级,2024,统编,22张
  • cover
(课件网) 第7课 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核心素养目标 1.知道隋唐时期科技、思想、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发展成果,能够运用唯物主义史观原理认识隋唐时期繁荣开放与科技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 2.知道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辉煌成就及其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树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了解隋唐时期科学家的事迹,学习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意识。 导入新课 868年,一个叫王玠的人为他父母祈福消灾,用雕版印刷了一部《金刚经》。 1900年,这部《金刚经》在我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震惊世界。 ◎敦煌发现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 一、唐朝的思想家 (一)韩愈 ▌根据教材和材料,说一说佛教从东汉末年传入,发展到唐朝后引发了哪些社会问题。 ◎敦煌发现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卷首 佛教 (佛教)流行民间,势力伟大,非道教可比。于是僧尼人数日增,寺院之设日广,朝廷为佛教费金钱益多,国家经济颇受影响。 ———蒋维乔《中国佛教史》 大量占有土地和劳动人口 社会经济发展受影响 卷首刻画的是释迦牟尼对弟子说法的宗教故事 一、唐朝的思想家 (一)韩愈 ▌阅读教材38-39页,归纳韩愈对佛教的态度。 抨击佛教,主张复兴儒学 佛教耗费大量财富,加重百姓负担,应全面加以禁绝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万代之惑” (我请求将佛骨交给有关部门,扔进火里水里,永远灭绝,断绝天下人的疑虑,杜绝后代人的迷惑。) ———韩愈:《论佛骨表》 指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的一节指骨 一、唐朝的思想家 (二)柳宗元 ▌阅读教材39页,归纳柳宗元的思想主张。 宇宙是由混沌的、运动着的元气构成的 向天呼号,希望它有赏罚,或得到它的怜悯和恩赐,都是极其荒谬的想法 掌握了客观规律,人力足以支配自然 无神论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代表 ● ● ● 南朝 东汉 唐朝 王充《论衡》 柳宗元·元气论 范缜《神灭论》 二、敦煌莫高窟 (一)整体介绍 概况:4世纪到13世纪的900多年间,在甘肃敦煌东南鸣沙山上,人们陆续开凿了上千座洞窟,创作了大量造型精美的雕塑和色彩绚丽的壁画。 ◎大像窟空间示意图 ◎敦煌莫高窟外景 武周时期,敦煌本地人以武则天为原型塑造了35.5米高的巨型佛像并为此像特意开凿大像窟 二、敦煌莫高窟 (二)影响 ▌寻找敦煌壁画:从第1-第7课中,我们曾经见过哪些莫高窟壁画? ◎敦煌发现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落款和卷首 ◎敦煌莫高窟第220窟乐舞图 ◎敦煌莫高窟第23窟雨中耕作图 ◎敦煌莫高窟第445窟壁画中的曲辕犁 二、敦煌莫高窟 (二)影响 ▌仔细观察下列敦煌壁画,你能从中得出什么信息 ◎莫高窟259窟释迦禅定像 ◎莫高窟220窟多民族大型乐队 ◎莫高窟6窟 扬扬 ◎莫高窟468窟 受罚学生 生动反映了当时的中外交流、民族交往、社会生活、商贸往来和思想文化 这是一座东方的艺术宝库,也是一部多元文明的交融史 二、敦煌莫高窟 (二)影响 ▌敦煌精神 坚守大漠 甘于奉献 勇于担当 开拓进取 二、敦煌莫高窟 (二)影响 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201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樊锦诗--根入石窟蟠·颁奖辞 ◎敦煌女儿 樊锦诗 三、科学技术 (一)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是一种先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