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涪陵一中2025年春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下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巴斯德发现,利用酵母菌酿酒时,如果发酵容器中存在O2,会导致酒精产生停止,这就是所谓的巴 斯德效应。直接决定“巴斯德效应”发生与否的反应及其场所是() A,酒精十O2→丙酮酸,细胞质基质 B.丙酮酸十O2→C02,线粒体基质 C.H川十O2→HO,线粒体内膜 D.H2O→O2十[H,类囊体薄膜 2.下列是关于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线粒体中进行 B.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 C.反应速度不受温度影响 D.无CO2的生成 3.光呼吸是植物依赖光能吸收O2并释放C02的过程,会损耗25%~30%的光合产物,在干旱、高温等 逆境胁迫下,光合产物损耗可达50%。Rubisco能催化C5与O2结合而发生光呼吸,也能催化Cs与 CO2结合,这两种反应的比例取决于O2和CO2的相对含量。光呼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糖类 卡尔文循环Rubisco 光呼吸 ATP NADPH ATP C.+C: NADPH A.叶绿体基质中的Rubisco能催化CO2的固定 B.叶肉细胞中CO2/O2的值降低时,有利于植物积累有机物 C.夏季午间植物光反应速率高、气孔导度低,易发生光呼吸 D.抑制光呼吸对提高作物光合效率与作物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4.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色素提取的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B.研磨叶片加CaCO;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 C.层析液可以用无水乙醇代替 D.实验材料叶子要新鲜,颜色要深绿,目的是提取到较多色素 5,红松(阳生)和人参(阴生)均为我国北方地区的植物。如图为两种植物在温度、水分均适宜的条 件下,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比值(PR)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高一生物试题第1页共6页 P/R -A 3 B 2 cd光照强度 A.光照强度为a时,每日光照12小时,一昼夜后人参干重不变,红松干重减少 B.光照强度在点之后,限制红松PR值增大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 C.光照强度为c时,红松和人参的净光合速率相等 D.若适当增加土壤中无机盐镁的含量,一段时间后B植物的a点左移 6.正常光照条件下,番茄叶片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以及细胞内外交换的示意图如下(数 字表示结构,小写字母代号表示物质的移动情况),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大气中的CO 叶肉细胞6 C.H. 物质A 线粒体 叶绿体 fve 大气中的O A.图中线粒体中2处释放的能量远远多于3处 B.叶绿体产生的O2被线粒体利用,至少穿过3层生物膜 C.缺氧环境中,物质A可在图示部位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少量能量 D.h=℃,d=g时的光照强度是满足番茄植株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光照强度 7.着丝粒是由多种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圆盘状结构,是染色体中将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结合起来的区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着丝粒的数目等于染色单体的数目 B.着丝粒分开导致染色体和DNA都加倍 C.在有丝分裂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位于细胞板上 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开的同时,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分开 8.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A.染色→解离→漂洗→制片 B.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漂洗→解离→染色→制片 D.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9.细胞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与双层膜包裹的细胞自身物质融合,从而降解细胞自身物质的过程如图 所示。Ag是细胞自噬过程中关键的执行因子,其基因家族首先在酵母菌中被发现,包括约20个成 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高一生物试题第2页共6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