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87414
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中学(西湖校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9次
大小:36806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张
福建省
,
学期
,
PDF
,
试卷
,
语文
,
考试
漳州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高一年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在表面上,诗与散文的分别似乎很容易认出,但是如果仔细推敲,寻常所认出的分别都不免因有例外 而生问题。这问题曾引起许多辩论。从历史的经验看,它是颇不易解决的,但也不是研究者所能逃免的。 中国旧有“有韵为诗,无韵为文”之说,近来我们发现外国诗大半无韵,有些新诗也无韵,就不能不 把这句稍加变通,说“有音律的是诗,无音律的是散文”。这话专从形式着眼,实在经不起分析。亚里士 多德老早就说过,诗不必尽有音律,有音律的也不尽是诗。冬烘学究堆砌腐典溢调成五言八句,章回小说 中常插入几句韵文,如全凭空羽的形式,它们及《百家姓》、《千字文》、医方脉诀之类皆可列于诗:而 散文名著,如《史记》、柳子厚的山水杂记之类,虽无音律而有诗的风味的作品,反被摈于诗的范固以外。 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攻自破的。 形式既不足以区分诗与散文,然则实质何如呢?有许多人相信,诗有诗的题材,散文有敬文的题材。 就大体说,诗宜于抒情遣兴,散文宜于状物叙事说理。摩越(U.M.Mury)在《风格论》里说:“如果 起源的经验是偏于情感的,我相信用诗或用散文来表现,一半取决于时机或风尚;但是如果情感特别深厚, 特别切己,用诗来表现的动机是占优胜的。我不能想象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可以用散文来写。”至于散 文有特殊题材,他说得更透辟:“对于任何问题的精确思考,必须用散文,音韵拘束对于它必不相容。” “一段描写,无论是写一个国家,一个逃犯,支是房子里一切器具,如果要精细,一定要用散文。” 着重实质者还进一步在心理上找诗与散文的差异,以为懂得散文大半凭理智,懂得诗大半凭情感。比 如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诗,就字句说,极其简单。如果问读者是否懂得,他们大半都 说懂得。如果进一步问他们所懂得的是什么,他们的回答不外两种,或千脆地诠释字义,用普通语言把它 翻译出来,或发挥言外之意。前者是“知”,专讲字面的意义;后者有时是“感”,体会字面后的情趣。 就字义说,两句诗不致引起多大分歧:就情趣说,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散文求人能“知”,诗求人能“感”。“知”贵精确,作者说出一分,读者便须恰见到一分:“感” 贵丰富,作者说出一分,读者须在这一分之外见出许多其他东西,所谓举一反三。罗斯教按(J.L.Lowes) 在《诗的成规与反抗》一书里就是这样主张的。 从大体上看,这番话很有道理,但是事实上也有很多反证。凡是真正的文学作品,无论是诗还是散文, 里面都必有它的特殊情趣,许多小品文是抒情诗,这是大家公认的。再看近代小说,我们试想一想,哪一 种可用诗表现的情趣在小说中不能表现呢?我很相信摩越的话,一个作家用诗或用散文来表现他的意境, 大半取决于当时的风尚。荷马和莎士比亚如果生在现代,一定会写小说:陀斯妥耶夫斯基、普鲁司特、劳 伦斯谐人如果生在古希腊或伊丽莎白时代,一定会写史诗或悲剧。至于诗不能说理的话比较正确,不过我 们也要明白,诗除情趣之外也都有几分理的成分,所不同者它的情理融成一片,不易分开罢了。比如,《论 语》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段是散文:李白的《古风》里“前水复后水,古 今相续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几句是诗。在这两个实例里,我们能说散文不能表现情趣或是诗不 能说理么? 材料二: 第1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陈情表》课件(共57张PPT)(2025-04-04)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共32张PPT)(2025-04-04)
《边城(节选)》课件(共35张PPT)(2025-04-04)
《再别康桥》课件(共57张PPT)(2025-04-04)
《风景谈》课件(共44张PPT)(2025-04-0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