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题号 一 二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1.总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K-39 Fe-56 试卷好题分析 化学与资源T5、T8、T11、T12,项目式探究题T17 中考押题点分析 新题型、新考法T9、T15、T1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任何化学变化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化学变化可以创造出新元素 C.可以通过化学变化探究物质的组成 D.16 g硫和16 g氧气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产生32 g二氧化硫 2.现将40 g A和足量的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40 g A完全反应后生成32 g C和22 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 ) A.20∶7 B.7∶11 C.5∶4 D.16∶11 3.某实验小组同学按图1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一段时间后,发现锥形瓶内部分固体变为红棕色。实验过程中瓶内物质或元素质量变化与图2相符的是 ( ) 图1 图2 A.氧元素的质量 B.氮气的质量 C.铁粉的质量 D.固态物质的质量 4.同学们设计图3所示的实验方案(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能达到目的的是 ( ) 图3 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B.验证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证明铜生锈与CO2、O2和H2O有关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5.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是解决人类社会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之一。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发生如下反应:2NaCl+2X2NaOH+H2↑+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的化学式为H2O B.NaCl和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 C.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D.生成的氢氧化钠和氢气的质量比为20∶1 6.一定条件下,X、Y、Z、W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6.8 1.0 93.2 0 反应后的质量/g 0 a 96.8 3.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1.0,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C.X与W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为17∶8 D.Z与W质量变化之比一定为9∶8 7.CO2的转化利用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图4是CO2与某种单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4 A.反应过程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B.乙的化学式为H2 C.该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 8.当前,氨气(NH3)的能源化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工业上常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和催化剂进行该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5所示,图中有两处被墨迹遮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图5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为8 g C.反应前氢气质量为6 g D.参加反应的氮气和生成的氨气分子个数之比为1∶2 9.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分别如图6、图7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图6 图7 A.反应中Y与Z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2 B.Z一定是化合物 C.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4∶17 D.参加反应的X和生成的Z的质量之比为3∶17 10.下列叙述能正确表示图8所对应的图像的是 ( ) 图8 A.电解水时得到的气体质量 B.质量相等的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 C.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D.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11.(4分)北京奥运会火炬“祥云”、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一经亮相便惊艳世界。 (1)火炬“祥云”的燃料是丙烷(C3H8),火炬“飞扬”的燃料是氢气。 ①写出丙烷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按照生产氢气过程中碳排放的多少可将氢气分为“灰氢”“蓝氢”“绿氢”。“绿氢”是通过太阳能、风能发电来电解水制氢,整个过程无碳排放。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