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89875

专项闯关训练卷(一) 古诗词阅读(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

日期:2025-04-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235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专项,2024-2025,语文,七年级,2024,统编
  • cover
专项训练卷(一) 古诗词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诗(小令),完成后面的题目(66分) 观 沧 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2.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 主要写了哪些景色 (6分) 3.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4分) 4.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6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6.用自己的话描述“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所展现的画面。(4分) 7.“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这样写的作用。(4分) 8.试品析“古道西风瘦马”中“瘦”字妙在何处。(4分)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 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9.这首诗写了    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    、    等词语中可以看出。(3分) 10.“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 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1.这首诗被推崇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2.请发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描绘一、二句所展现的画面。(5分) 潼  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13.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豪情 (4分) 14.“秋风吹散马蹄声”一句展现了一个空旷辽远的境界,请你展开想象进行描写。(4分) 15.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诗句“河流大野犹嫌束”。(4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题目(24分) 杂  诗 王 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16.“故乡”一词在一、二两句中的迭现,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分) 17.三、四两句“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为什么只写“花”而不写“人” (4分) 淮上与友人别 郑 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8.你能看出诗人与友人离别的时间和地点吗 (4分) 19.这首诗通过哪些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4分)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0.这首诗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回答。(4分) 21.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参考答案 1.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几句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景色。 3.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4.示例:①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②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③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④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 5.表达了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 6.示例: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疲惫不堪的瘦马,在沉沉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前行。 7.①以乐景写哀情,反衬作者孤苦寂寞、思念家乡之情。 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 8.“瘦”字妙在欲写人之瘦而偏不写人,由写马之瘦而衬出人之瘦,人之清贫,路途跋涉之艰辛。 9.重阳 登高 故园菊 10.寄托着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对国事的忧患,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