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密★启用前 2025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下(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同步练习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签订“澶渊之盟”的宋朝皇帝是( ) A.宋太祖 B.宋真宗 C.宋太宗 D.辽太宗 2.建立西夏政权的民族是( ) A.女真 B.蒙古 C.契丹 D.党项 3.他是党项族的杰出首领,他建立了大夏国。他是( ) A.阿保机 B.元昊 C.寇准 D.赵匡胤 4.与北宋并立的西夏政权是下列哪一个民族建立的?( ) A.党项族 B.契丹族 C.鲜卑族 D.汉族 5.北宋与辽的盟约被称为“澶渊之盟”。“澶渊之盟”客观上起到的重要作用是( ) A.消除了民族矛盾 B.加速了北宋灭亡 C.增强了契丹势力 D.带来了和平局面 6.宋代规定:在宋辽或宋夏战争中曾经英勇抗敌者、上书言边事或边事有功者,其应举人可免除解试而直接参加省试。该规定旨在( ) A.发展边境贸易 B.实现科举公平 C.增强边防力量 D.加强中央集权 7.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在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接触较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 ) A.后梁 B.吴越 C.辽 D.西夏 8.据如图所示,宋真宗亲征后,宋军打退辽军。宋辽议和达成的盟约是( ) A.澶渊之盟 B.宋夏和约 C.唐蕃会盟 D.宋金和议 9.北宋与辽、西夏对峙,但相互之间的商业往来一直进行。当时在宋与辽、宋与西夏的边界开设的贸易场所,称为“榷场”。榷场贸易量很大,如北宋每年从辽购买数万只羊;有一年辽发生旱灾,购买了北宋官仓两万石粟。这种现象( ) A.加强了北宋中央集权 B.扩大了民族间商贸往来 C.改变了积贫积弱局面 D.提升了北宋的军事实力 10.文物是解读历史的密码。观察下列图片中的货币样式,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民族政权对立冲突 B.北宋的手工业技术稳定发展 C.对外贸易非常活跃 D.各个民族政权之间交流互鉴 11.不论以魏为正统,或以蜀为正统,从来没有人把另外两国排斥在中国之外:当宋辽、西夏或宋、金、西夏并存时,虽互为敌国,但也并不把对方排除在中国之外。这一观点意在强调( ) A.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儒家思想的正统性 D.民族隔阂完全消失 12.下列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3.为了写一篇论文,某同学阅读了《辽史》《陈桥驿兵变》和《西夏史》等书籍,对此你认为他论文的题目应是( ) A.民族政权的并立 B.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C.民族政权的繁荣 D.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4.有文字记载,耶律阿保机“统契丹,建政权,都上京,为太祖”。材料描述的是( ) A.南宋的建立 B.辽政权的建立 C.西夏的建立 D.金政权的建立 15.辽圣宗时,萧太后倚重的汉族官吏韩德让,“为相以来结欢宋朝,岁时修睦,无少间隙”。这突出地说明了( ) A.辽统治者采用汉人官制 B.北宋对辽构成重大威胁 C.辽与北宋之间已无矛盾 D.辽与北宋关系逐渐缓和 16.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是( ) A. B. C. D. 17.下列古钱币的形制与铸币文字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 ) 秦半两钱 唐开元通宝 契丹货币 西夏货币 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冶铁技术的进步 C.抑商政策的演变 D.征税方式的变化 18.到9世纪后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已经有了农耕、冶铁、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材料体现了( ) A.农牧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