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蒲柳人家(节选)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几个纤夫见他们的伙伴挨了打,呼哨而上;只听咔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一丈青大娘不依不饶,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qiàn夫爬上岸来;大帆船失去了纤力,掌舵的zhàn裂了虎口,也驾yù不住,在河上转开了磨。最后,还是船老板请出了摆渡船的柳罐斗,钉掌铺的吉老秤,老木匠郑端午,开小店的花鞋杜四,说和了两三个时辰,一丈青大娘才算开恩放行。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qiàn( )夫 zhàn( )裂 驾yù( ) (2) 下列短语的结构与“纷纷落水”相同的一项是 ( ) A. 老眼昏花 B. 五彩丝线 C. 言谈举止 D. 打动人心 (3) 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一连三天,足不出户,一气呵成地完成了这部电影的剧本。 B. 主治医生妙手回春,护士精心照顾,使前不久遭遇车祸导致骨折的年近七旬的陈大爷已经能够下地行走了。 C. 他本是个整天跑野马的孩子,从早到晚关在家里,难受得屁股下如坐针毡,身上像芒刺在背。 D. 这么好的天气去郊游,同学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蒲柳人家》的作者是刘绍棠,这是一篇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中篇小说。 B. “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 “何满子就像春蚕贪吃桑叶,一册唱本不够他几天念的。”这句话运用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何满子聪慧灵秀、记性好的特点。 D. “只有自觉珍视传统节日,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守住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这个句子是因果关系复句。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鱼菱风景(节选) 刘绍棠 ① 这两年,杨家老少六口人中有四口,就像直上青云的风筝,又像一帆风顺的行船,在鱼菱村富得拔了尖儿。他们看准了城里人吃菜紧张,便打定主意在鲜鱼水菜上下功夫。他们跟大队管委会订下合同,包下几片池塘养鱼栽藕,自留地上种葱、姜、蒜和辣椒,家里大养猪、羊、鸡、鸭,京津路畔搭两间豆棚卖大碗茶,自由市场上鼓捣小生意;每日都有活钱进门,虽不是雪片飞来,却也是细水长流,一年到头就是个不小的数目。而且,大河涨水小河满,鱼菱村生产大队这两年的工值,也是直线上升;年关分红,杨家的几个劳力更分到一大笔现款,装满了腰包回家来。 ② 京郊的农民常见大世面,开口吐字,京腔京韵,衣、食、住、行,紧追城里人,眼下,虽不能迎头赶上,可也不是望尘莫及。住房上,这两年,京郊农村只差没有高楼大厦,要看三合院和四合院,早已把北京城里的一般住户比了下去。 ③ 杨家在鱼菱村富得拔了尖儿,财大气粗,就想跟城里人比个高低上下;于是,大兴土木,先在“住”字上抢个上风。 ④ 这十间大房,高高坐落在鱼菱村北口,一下京津公路,站在运河桥头,远看真像一座拔地而起的青山。一色的扁砖到底,房上游龙起脊,铺盖鱼鳞红瓦,又都是一溜坐北朝南,全长九丈九,宽一丈五尺五的柁头,屋内柁高一丈,三尺顶棚,格局十分高大壮观。走进院去,又有一道半人高的矮墙,隔断内外两院,外院满是猪圈、羊栏、鸡窝、鸭舍、柴火垛,内院只留一条羊肠小道,两旁是菜园,黄瓜、豆角、茄子、萝卜、芹菜、西红柿,五光十色,琳琅满目。每座菜园都有一支自来水管子,几朵莲蓬头,浇园像下小雨;鱼菱村家家户户吃自来水,队里免费安装,只收工钱,杨家一口气安装了六处,大占便宜。一亩园十亩田,这两座小菜园的一年收入,足够翻盖旧房的花费。新房的费用,来自其他的生财之道。 ⑤ 十间大瓦房的格局也出奇:正中两间,左右两侧四间一套。正中两间高出左右两侧一头,住的是一家之主的老两口,古色古香,正像灶王爷和灶王奶奶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