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项训练卷(三) 隋唐至明清政治史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从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选项) 1.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文治武功的皇帝。他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国家,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繁盛局面。下列选项中属于隋文帝采取的措施的有 ( ) ①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②统一南北币制 ③统一度量衡制度 ④开凿大运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和措施,使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唐玄宗实施一系列改革,出现了“开元盛世”的治世局面。这反映了治世局面的出现离不开 ( ) A.统治者合理的政策 B.和平稳定的环境 C.社会经济较快发展 D.贤臣良将的辅助 3.下表反映了907—960年的政权更迭情况。这种局面的实质是 ( ) 朝代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建立者 朱温 李存勖 石敬瑭 刘知远 郭威 称帝前身份 唐朝节度使 唐朝晋王 后唐节度使 后晋节度使 后汉节度使 A.阶级矛盾尖锐 B.宦官专权的结果 C.民族政权并立 D.藩镇割据的延续 4.黄巢起义后,曾发布檄文,指斥宦官当政,纲纪紊乱,贿赂公行,并宣布要“洗涤朝廷”,为民除害,处斩贪污的地方官吏。黄巢深受民众拥护,队伍发展到65万人。这说明黄巢起义得到民众拥护的主要原因是 ( ) A.平均分配土地 B.减轻百姓赋税 C.惩治贪官污吏 D.队伍军纪严明 5.(2024·山西中考)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宋太祖为此采取的举措中与“制其钱谷”相符的是 ( ) A.设置枢密院 B.设立通判 C.设置转运使 D.设立市舶司 6.宋神宗时期,有一次,宋神宗要杀一个有罪的官员,却遭到朝中官员的反对,他们说:“祖宗以来未尝杀士人。 ”于是,该罪臣被改判“刺配远恶处”,但又有官员反对说: “士可杀不可辱。”这个故事反映了( ) A.宋代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受到普遍尊重 B.宋代法律宽松,罪人容易得到宽恕 C.宋代大臣权力很大,威胁到皇权 D.宋代皇帝昏庸无能,经常受到臣子的摆布 7.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行政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防止分裂割据 B.实现国家统一 C.强化思想控制 D.开发边疆地区 8.发生从图1到图2的变化的朝代是 (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9.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尤甚于咸阳之郊。”这意在反映明代八股取士 ( ) A.削弱了儒学地位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摧残了思想文化 D.阻碍了中外交流 10.下面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 ”处应为 ( ) A.平定噶尔丹叛乱 B.设置驻藏大臣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实行金瓶掣签 11.小历同学在学习《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雍正帝时期的历史剧。下列出现的情节符合史实的是 (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雍正设置军机处 C.戚继光抗击倭寇 D.雍正发动雅克萨之战 12.有人这样评论道:“在康、 雍、乾三朝,对一切文字著述,只要认为触犯了君权,或者有碍于自己的统治,便被视为‘狂吠’‘异端’‘悖逆’,必兴大狱,置之重典。”这表明清朝实行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 ) A.控制人民思想 B.巩固自身统治 C.禁锢言论自由 D.扼杀学术文化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 1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摘编自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从本质上看,宋代只不过是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