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上《回忆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单元阅读以回忆性散文和人物传记为主,在作者的笔下感受他们难忘的人与事,品读人物的品格与精神,收获人生旅途的宝贵财富,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本单元的教学以语文活动为基础展开语文教学,了解回忆性散文、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等特点,并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品读风格多样的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在丰富的语文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本堂课的设计选择“家风”主题探究,以分析母亲的人物形象为基础,学习了借助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为本单元习作做了铺垫。 主题探究进一步分析母亲对朱德的人生价值观影响,感受朱德对已故母亲的爱、敬、怀念等情感,从而了解到家风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语言运用:学习本文抓住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思维能力:梳理母亲言传身教对于“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影响。 文化传承:培养传承良好家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本文抓住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 梳理母亲言传身教对于我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影响,明确良好家风对人的影响,培养传承良好家风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朱德其人) 出示图片,提问:图片中的这个人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预设: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朱德。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汉族,四川仪陇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务。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 我们在《红星照耀中国》中,也看过对于朱德的描写,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屏显《红星照耀中国》节选 他貌不惊人,沉默谦虚,说话轻声,有点饱经论桑。眼睛很大,眼光非常和蔼。身材不高,但很结实,胳脾和双腿都像铁打的一样。言谈举止:说话轻声,目光和蔼,爱说笑话,每次总说自己五十六了。 他的生活和实着都和普通士兵一样,同甘共苦,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耗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 —《红星照耀中国》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品行性情之后,藏着他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他遇到的人,经历过的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德背后的那个人,一起听他《回忆我的母亲》。(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母亲(母亲其人其事) 1.阅读课文,梳理母亲的人生经历,分析母亲的优秀品质,完成表格。(独立完成,计时三分钟)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件 母亲的优秀品质 “我”小时候 母亲是个好劳动,整日劳动着 …… 1985年—1900 年前后 坚强不屈、爱憎分明 1905年 1908年 支持慰勉"我"参加革命 1919年 1927年—1937 年前后 1937年 1943年 课堂活动,生仔细阅读文本,在课文中全店勾画出相应事件,并用“母亲是一个_____的人,我从文中_____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她的_____品质。”的句式分析母亲的形象。本文中作者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来刻画母亲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通过具体事例直观真切地感受母亲的精神品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也可以学习作者这种抓住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2.(出示助读资料二) 先后生子女13人,养活8人,总司令就是她第三个孩子。在那样的家境里,她一面紧张的兼顾着母亲和农妇的两重工作,一面还注意着以自己的榜样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她是一个有宽大胸怀和深厚同情心的人,她的人格力量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