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3649

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六)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1187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
    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25年高考适应性测试(六) 语 文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的答案序号标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心智游移(Mind-Wandering, MW)指持续进行的,每当一个清醒的人没有从事一项对认知有要求的任务时,或从事任务但注意力转向无关信息时,就自然而然发生的精神状态。心智游移本质上是一种自发的。无任务的、内部的心理过程,通常不为人所知,并且通常难以控制、记录或复制。根据研究的需求,不同研究者会对其有不同的定义,如“走神”“做白日梦”“任务无关思想”等。“任务无关思想”仅指完成任务时的注意力不集中,而在平时休息或无聊状态时不使用此定义。但不管使用哪种定义,它们的主要特征即。在任务中注意力发生偏移,转向内部心理状态,如焦虑或回忆等。大样本的研究发现,心智游移在占据人们日常思想活动的比例高达46.9%。心智游移与日常的学习、工作和运动表现密切相关,如果心智游移出现,转向任务的外部注意减弱,转向内部的心理想法和注意增多,这会导致认知资源转移分配,降低对外部任务加工处理的认知资源和行为绩效研究发现,心智游移还与消极情绪和心境障碍相关,如焦虑、抑郁、幸福感下降等。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杏发现,心境障碍是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致命原因。另外,如果在驾驶中出现心智游移,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摘编自李东豪《心智游移理论与正念干预研究综述》) 材料二: 实验旨在对媒体多任务情境下的心智游移频率进行操纵,从而利用实验法进一步闭合心智游移在媒体多任务与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因果关系链。本实验拟验证的研究假设为:相比心智游移抑制组,心智游移启动组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创造力。 被试 采用G*Power3.1估算实验计划样本量,基于相关研究报告效果量,以及期望功效值(0.8),最终推算出样本量为52人。通过校园招募,共70名(男生27名)在校大学生参加此实验,平均年龄20.86+1.83岁。采用随机分组将70名被试分派到心智游移启动组(n=35)和心智游移抑制组(n=35),实验前告知被试实验注意事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结束后,被试均获一定报酬。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用单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自变量为任务类型(心智游移启动组/心智游移抑制组),因变量为被试在非常规用途任务上的创造力表现(流畅性、灵活性以及新颖性)。 实验材料 ①媒体多任务材料。基本同实验1中的媒体多任务条件,要求被试在计算机上完成一个由AUT以及其他三个数字任务(0-back/2-back)构成的任务集,每个任务都有相应的时间限制。 ②心智游移操纵材料。根据以往研究,低难度任务能够有效诱发心智游移,而提升任务难度后心智游移的频率即会受到抑制。这提示我们,可以通过操纵任务难度来控制心智游移状态。因此,参考前人研究,本实验选取0-back为简单任务来启动心智游移状态,同时设置2-back为同质任务抑制心智游移状态。其中,0-back 任务会呈现黑色数字1~9和红色数字1~9。黑色数字为非目标刺激,被试无需进行反应;红色数字为目标刺激,要求被试点击对应按键判断红色数字的奇偶,判断后点击“提交”按钮继续。而 2-back任务中则会呈现黑色数字 1~9 和红色“ ”。黑色数字为非目标刺激,被试无需进行反应;红色“ ”为目标刺激,要求被试点击对应按键判断红色“ ”出现前第二个数字的奇偶,判断后点击“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