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3节 重力 第七章 运动和力 1.掌握重力概念、方向及与质量的关系。 2.用图像法分析重力与质量数据,解释相关现象。 3.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学会寻找物体重心。 学习目标 下落的苹果、跳起的运动员、被抛出的篮球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特点?这种运动特点与他们所受到的力有什么关系? 这些现象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观察发现: 新知导入 知识点一:重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地球表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力叫作重力。 重力通常用字母“G”来表示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受力物体? 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为什么地球吸引物体的同时,物体也吸引地球? 新知学习 山体滑坡 树叶飘落 水滑梯 生活中可以证明重力存在的现象有很多。 如图,被悬挂的重物静止时,细线沿竖直向下的方向被拉直,它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一致。 重力的方向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垂线就是利用这个原理来工作的,它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国宋代建筑工程典籍《营造法式》中记载的“垂绳视正”,介绍的就是重垂线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如图所示,利用重垂线可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也可以检测桌面是否水平。 重力方向的应用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那“下”到底是指什么方向呢? 重力的方向指向地心 知识点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举起质量越大的物体,会感觉物体越重,那么物体的重力是否跟其质量有关呢? 举哑铃容易还是举杠铃容易? 实验数据 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质量m/kg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重力G/N 0.5 1.0 1.5 2.0 2.5 3.0 G/m比值 实验结论: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质量越大,它受到的重力越大。 10.0 N/kg(定值) G/N 0 m/kg 0.5 3.0 2.5 2.0 1.5 1.0 0.30 0.20 0.10 重力跟质量关系的图像 G与m 的比值是常数,用字母 g 表示,即 g = G m = 9.8N/kg 粗略计算时,g可取10N/kg 。 重力的计算公式: G = mg G — 重力的大小(N), g的物理意义:取g=9.8N/kg , 表示质量是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是9.8N . m — 物体的质量( kg ), g — 比例常数(N/kg). 变形式: G g m= 据此可求物体的质量 . 例题:一辆汽车的质量是3 t,则这辆汽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g=10 N/kg) 已知: m=3t=3 000kg g=10 N/kg 求: G 解: 由重力计算公式得 G = mg =3 000 kg×10 N/kg =30 000N 答:质量为3 t的汽车重力是30 000 N。 知识点三:重心 F F G 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个部分。 作用效果上就好像重力作用在某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G G G 质量不均匀、外形不规则物体重心:可以用悬挂法确定。 实践活动 把直尺放在手指上,仔细调节支撑直尺的支点位置,使其在手指上平衡,则直尺的重心就在支点上方,如图所示。试试看,找一找你文具盒内的直尺、铅笔、橡皮的重心的大致位置。 拓展探究:重心与稳度 重心与稳度 不倒翁 重心越低,物体就越不容易翻倒,降低重心是提高稳度的方法 一、重力 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G 三、重心 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竖直向下 G=mg 重心 增大支承面,降低重心。提高稳定性 课堂小结 1.跳高运动员跳起腾空时,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则运动员受到_____的作用,这个力是由_____施加的 2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_____;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_____的作用。 3 .从山坡公路上滑下来的汽车受到的重力( ) A. 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B.大小增大,方向不变 C.大小不变,方向不变 D.大小减小,方向变化 重力 地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