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3841

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381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云南省,月月,答案,试题,语文,曲靖市
  • cover
师宗县第二中学2024级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和《谏太宗十思疏》。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自百家争鸣至今,已经过了近三千年的时间,曾经的百家思想至今依然活跃的,就只剩下儒家和道家。儒道经过相互交融、相互对抗,催生了与众不同的华夏文明。若要学会儒道合一,就先要弄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 我们先从儒家说起。儒家源于春秋,起于孔子,传于孟子,其核心思想“仁”就是教我们做一位君子。儒家学习,首先要格物致知,要拥有崇高的道德标准,并且要始终如一,要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有匡扶天下的理想,要有无坚不摧的意志。想成为一名儒者,从小就要认真学习,因为只有通过学习使自己变得强大,才有可能去改变别人。长大后要学会礼制,学会克制欲望———人类与禽兽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礼制和文明,禽兽无法控制欲望,但人类却能够克制欲望,不会成为欲望的奴隶。成年后面对世界,要避免成为小人,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获利,就是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步入中年,要学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后,有没有“立德、立功、立言”就成为判断是否圣人的唯一标准。 我们再来看看道家。道家起于老子,传于庄子,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学会顺其自然,达到无为而治。儒家让人不要做禽兽,而庄子却喜欢与禽兽为伍;孟子想成为圣人,庄子就说想做俗人;儒家信仰圣人,道家却看淡圣人。如庄子说他喜欢做个俗人,就想放纵自我,因人生来苦难,为什么不能活得轻松一些呢?如何从痛苦的人生中找到快乐,这是道家的精髓。起初,庄子还说儒家就是道德的奴隶,把名声看得太过重要,这个叫做“执念”。到了后来,就直接撕破脸皮,说儒家就是假仁假义,什么仁爱、礼制已经变成了统治者的武器。每个人都追求名声,那就会出现争抢,到头来始终有人得不到名声,于是就出现了烦恼。当我们推崇读书时,总会有人读不懂书;推崇富,但总会有人穷;推崇德,但总会有人无德……“推崇”其实可以理解为是我们今天的“内卷”,而庄子则是诸子百家中的“躺平学大师”。 从这里可以看出,儒家和道家有着明显的对立关系。儒家倡导“仁”,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相互关爱,但道家倡导不仁,认为只要出现关爱,就会出现偏爱,这个就是不公平的来源。儒家倡导“有为”,希望每个人都要成为君子,有为地改变自己、改变世界,但道家却倡导“无为”,认为无为就是无不为,这个自然运转的世界不需要你有为。儒家是站在人的角度看世界,通篇都是人应该如何,但道家却站在道的角度看世界,以一种与世无争、顺其自然的心态面对世间百态。儒道两家,一个做加法,不断地提高自己,一个做减法,书曰“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说得再简明一点就是,儒家讲的是拿得起,要承担巨大的责任,而道家讲的是放得下,要追求个体的本性。虽然儒道有对立,切入点也不同,但却殊途同归。如果将这两门思想融合,就会看到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明白为什么一个历经苦难的文明,却能够屡次崛起。 历史上的大人物,几乎都是儒道合一的集大成者。没有儒家,就没有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英雄,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或许早就没有了文明的底气。它决定着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