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3973

10.3 保障财产权 表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8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288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10.3,保障,财产权,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
  • cover
10.3 保障财产权 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保障财产权》是新教材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课《走近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详细阐述了财产权在公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它是公民重要的民事权利之一。从财产权的分类,如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方面展开讲解,其中物权又细分为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活动探究,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财产权的内涵、取得方式以及受到侵害时的法律救济途径。让学生认识到保障财产权不仅关乎个人的经济利益,更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财产观和法治观念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政治认同:布置设计民法典宣传手抄报的任务,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鼓励他们将所学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积极践行法律精神。 2. 道德修养:以老刘守信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悟诚信守约这一传统美德的价值,促使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不断提升道德判断力,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道德准则。 3. 法治观念:借助具体案例深入剖析,助力学生透彻理解民法典对财产权、合同履行、知识产权以及继承权的保护细则,从而牢固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能够理性判断并积极维护自身权益。 4. 健全人格:帮助学生清晰明确财产权、继承权中所包含的权利与义务,使其学会运用法律思维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公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5. 责任意识:组织学生深入探讨诚信履行合同、尊重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使其深刻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秩序和发展的影响,进而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贡献力量。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财产权的分类及各类财产权的主要内容。 财产权的取得方式和受到侵害时的法律救济途径。 (二)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财产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在复杂生活情境中的应用。 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处理财产权纠纷,树立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 。 四、教学策略 (一)案例教学法 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的财产权案例,如房屋产权纠纷、知识产权侵权、债务纠纷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财产权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小组合作探究法 组织学生分组探讨特定的财产权问题,如 “如何避免在网络交易中财产权受到侵害”“未成年人的财产权如何得到保障” 等,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情境教学法 创设各种与财产权相关的生活情境,如购物消费、房屋租赁、创作发明等,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财产权的取得、行使和保护过程,增强情感认知和实践能力。 (四)多媒体教学法 运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展示财产权相关的法律条文解读、案例分析视频、财产权交易流程演示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 。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某知名企业因商标侵权纠纷而面临巨额赔偿的新闻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在视频中我们看到这家企业因为侵犯他人的商标权而遭受重大损失,那你们知道商标权属于什么权利吗?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财产方面的权利呢?”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对视频的看法以及所知道的与财产相关的权利。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热点新闻视频,引发学生对财产权问题的关注和兴趣,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了解学生对财产权的已有认知,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 (二)新课讲授(35 分钟) 财产权的含义与重要性(5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教材中关于财产权含义的相关内容,讲解财产权是指以财产利益为内容,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强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