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694066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表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6次
大小:26862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张
12课
,
民族
,
大团结
,
格式
,
教学设计
,
-2024-2025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备课时间 第 周 课 题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教学课时 第 课时 教学目标 2022年新课标: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回顾古代王朝的民族政策及各民族交往的史实,感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时空观念) 2.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情况,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实事求是地看待历史上各民族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作出的贡献,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上客观存在的历史问题,认识到党和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的合理性。(唯物史观) 4.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增强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家国情怀) 教学 重难点 1.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背景、内容和意义;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基本史实。 2.难点:通过学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各民族共同发展,分析民族政策对国家统一的影响,牢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读书指导法。 2.学习方法:观察法、史料研读与分析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法。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先前已经学习了新中国成立的一系列探索历程,知道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艰辛努力,最终带领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在上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也了解了各朝代的民族政策,知道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史实;经过反复练习,八年级学生也具有自主学习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够通过小组交流和合作探究等方式顺利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此外,学生坚定热爱国家、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打下了良好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基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讲解:以介绍单元标题的形式导入。第四单元的单元标题是“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从标题不难看出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维护民族团结”,另一个是“维护国家统一”。也就是涉及到两个重要国家制度———维护民族团结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国家统一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涉及的地区包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港澳台地区。本节课要学的是第一个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新课讲授 (一)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制度由来(展示材料、图片,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归纳得出观点) 材料:费孝通先生在梳理了中国历史上各个民族变迁的脉络后,又界定了各个民族所具有的共性和差异,进而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其内容主要为:首先,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体。中华民族是在漫漫历史长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包括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统一体,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整理自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Tanner演讲”上的讲话 得出观点(1):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交流频繁,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材料:(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区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 得出观点(2):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大杂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练习: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2025-04-25)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练习:美国问题和中美关系(2025-04-25)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练习:近代列强的侵略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2025-04-25)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历史中考开卷考试应试策略(2025-04-25)
2025年中考历史专题练习:俄国问题与中俄关系(2025-04-2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