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4672

河北省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全过程纵向评价(四)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0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362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北省,纵向,试题,语文,评价,3月
  • cover
河北省2025届高三学生3月全过程纵向评价(四)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生物学中,休眠是一种特殊的生命状态。 休眠指的是生物为了适应不利的环境条件而进入的一种生命活动极度减缓甚至近乎停滞的状态。这种状态下,生物体的代谢率显著降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理过程暂时被抑制或减缓。 休眠在不同的生物类别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例如,在植物中,常见的休眠形式有种子休眠和芽休眠。种子休眠可以使种子在不适宜的季节或环境条件下保持不萌发的状态,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启动生长。芽休眠则有助于植物在冬季等恶劣环境下保存能量和资源。 在动物界,冬眠和夏眠是常见的休眠形式。冬眠通常发生在冬季,动物通过降低体温、减缓心跳和呼吸频率等方式,减少能量消耗,从而度过食物匮乏的寒冷时期。比如熊在冬眠期间,其身体的新陈代谢会大幅减缓,能够依靠体内储存的脂肪维持生命。夏眠则多见于一些生活在炎热干旱地区的动物,它们在高温缺水的季节进入休眠,以避免过度失水和能量消耗。 休眠对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策略。当环境条件变得恶劣,如温度过高或过低、食物短缺、水分不足等,生物通过进入休眠状态,可以有效地避免受到伤害或死亡。其次,休眠有助于生物保存能量和资源。在休眠期间,生物的生理活动减少,能量需求降低, 从而能够将有限的资源用于维持生命的基本功能,为未来的生存和繁殖做好准备。 总之,休眠是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重要的生存机制,它使得生物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对于生物学的研究来说,深入了解休眠的机制和意义,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还为农业、生态保护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摘编自佚名《休眠是什么状态 它在生物学中有什么研究意义 》) 材料二 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分子生物学家谢尔盖·梅尔尼科夫是研究嗜冷菌的专家,这种嗜冷细菌最早是在上世纪70年代的一包冷冻香肠里被发现的,后来有人在北极地区重新发现了它的踪迹,于是这种细菌就成了生命适应极端环境的代表。 梅尔尼科夫想研究一下嗜冷菌是如何合成蛋白质的,这就必须将蛋白质的合成工厂,也就是核糖体提纯出来。有一天,梅尔尼科夫实验室的一名研究生海伦娜·布埃诺误把一个本应送去培养的嗜冷菌培养皿放进了冰桶里,等她想起这事的时候培养皿已经在冰桶里放了很长时间,上面的嗜冷菌肯定已经进入休眠状态了。为了不浪费实验材料,这名研究生还是照往常那样提取出休眠嗜冷菌的核糖体,并用冷冻电镜对其进行观察,结果发现一种此前从没见过的蛋白质卡在核糖体的A位点上。这个A位点是氨基酸运进核糖体的入口,一旦A位点被堵住,核糖体就无法工作,蛋白质的合成也就停止了。 这个发现让梅尔尼科夫和海伦娜·布埃诺兴奋不已,因为这个看似“自杀”的蛋白质正是嗜冷菌休眠的工具。我们人类不需要休眠,所以大家不觉得这事有多重要,但实际上很多生物在遇到低温、干旱或者食物短缺等逆境时都是依靠休眠来度过危机的。据统计,地球上的活细菌当中有60%都处于休眠状态,休眠才是大多数生命的常态。 休眠最重要的机制是停止合成新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合成所消耗的能量至少占活细胞能耗的一半以上。科学家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