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5494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495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8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设计,格式,-2024-2025
  • cover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经济体制改革 备课时间 年月日 学科 历史 计划课时数 1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标要求 (单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能梳理出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中共二十大期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时间节点、重大事件,构建清晰时空框架,理解各阶段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2. 史料实证:学会从文献、图片、数据等多种渠道搜集与本单元相关史料,辨析其真实性和可靠性,运用史料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改革开放成就及理论发展。 3. 历史解释:正确解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程及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和作用,客观评价相关历史人物和事件,提升历史解释能力。 4.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5. 家国情怀: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体会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革,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 单元 整体设计 单元主题内容分析(章节之间的关系、地位):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后来发展到城市,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现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历史知识基础,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解不够深入,分析、概况能力、思维水平有待提高,在本单元教学中需结合具体史料和案例,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历史能力。 内容统整、逻辑脉络(思维导图): 达成素养评价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感。 单元实施规划 课型 安排课时 设置课时 目标学业质量任务活动伟大的历史转折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意义及拨乱反正的重要性经济体制改革1了解和掌握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1了解并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了解并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1知道中国梦宏伟蓝图,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等 资源开发 (教学多媒体、自制教具等) 多媒体课件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经济体制改革 授课人 梁倩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025.3.31 班级 114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认识到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村改革的主要过程,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评价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历史资料的能力,能够概述农村、城市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是一次生产关系的调整。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概念比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