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5690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2554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历史,八年级,统编,学年,2024-2025,格式
  • cover
课题名称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第 1 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时空观念;通过对比遵义会议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二者在纠正错误、确立领导核心、重要历史地位方面的具体不同。 史料实证; 通过研读材料和图片,了解十一届三中 通全会的背景。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背景、内容及历史意义;了解拨乱反正加强了民主与法制建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现代化建设 家国情怀; 通过本课的学习,体会中国共产党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培养历史 使命感 教学 重难点 重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难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的转变及其历史意义。 教法 读书指导法、问题引导法情境导入法、多媒体辅助法 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教材解读 《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本课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篇课,主要介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改革开放的一系列内容,“四人帮”被粉碎后,“文化大革命”遗留的政治、经济、思想和组织上的混乱还极其严重。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开创新局面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重要任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这次会议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在这次会议上作出的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为以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材内容上承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下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是20世纪中国人民经历的又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是旧革命的总结、新革命的曙光;是旧思想的发展、新思想的肇始,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展的背景。 教学过程 备课随笔 复习 1、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是什么? 2、中共八大召开的意义? 3、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原因? 5、文革的时间? 6、文革的教训? 7、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有哪些? 8、列举全面建设社会主和文革时期的模范人物? 1.不超5分钟; 2.温故知新 3.高频考点 4.提问、背诵、默写等 导入 展示邓小平八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图片并提问:“ 同学们是否知道邓小平做了哪些事情,让他闻名于世呢?”由此引出十一届三中全会,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问题图片展示,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历史解释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不超3分钟; 2.为本课铺垫; 3.精彩、吸引人 新授 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了人们的不满;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结论: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是人心所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有哪些? 引导学生思考:请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个方面找出会议的主要内容。 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政治上: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教师展示图片并做总结: 从核心内容来说: 从会议前后的转变来说: 4.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何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