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5915

湖北省部分地市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5375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湖北省,语文,答案,PDF,试题,联考
  • cover
机密★启用前 湖北省部分地市学校 2024-2025 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乡村产业振兴的目的在于提高村庄经济水平,并将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更多地留在村庄、惠及村民。 村民参与产业振兴的过程也是实现自我权力和利益诉求的过程,参与行为主要分为以实现自身权利价值的 价值性参与和以满足自身利益诉求的工具性参与两类。 作为促进乡村建设和助推乡村发展的内生主体,村民在乡村产业振兴实践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如何动 员村民有效参与乡村产业发展尤为关键。其中,村民的价值性参与主要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基本特征。部分 成长于乡村、旨在奉献于乡里的村民,不仅基于乡村内生认同而具备较高的村治参与意愿,同时也凭借自 身的文化知识水平而具备较高的村治参与能力,因而也乐于在助推乡村发展中实现自身的价值性诉求。 村民的工具性参与主要基于谋利属性,遵循利益最大化逻辑。国家体制改革放活了公社单位社会中的 村民群体,市场经济的物化倾向进一步加剧了村民自利取向。村落共同体逐渐瓦解为利益最大化的村民个 体,随之而来的乡村社会去组织化、集体经济渐趋空壳等问题日益凸显。尤其在城乡关系由资源汲取向资 源输入的转变过程中,大量项目资源下沉为乡村社会预留出更多谋利空间,这就使得部分村民基于精英俘 获的谋利逻辑愈加明显。 (摘编自李丹阳、钟楚原《乡村产业振兴中“内外联动”而“内不动”问题探析》) 材料二: 赣州市为促进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采取“生态治理+产业发展”方式,在修复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上, 充分考虑承载力,制定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规划,在修复好的废弃矿山上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 业,打造绿色循环产业链;着力做活富硒资源,发展富硒产业,推动富硒蔬菜、富硒脐橙等发展;积极发 第 1页/共 10页 展油茶、花卉苗木、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等生态特色产业,实现兴林富农;依据地方生态特色做优做强 生态旅游,推动森林城市、特色小镇、生态旅游园区建设,带动经济发展,解决部分当地人民就业等问题, 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群众畅享“生态福利”,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赣州市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展现社会组织新作为,纵深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共有 472 家民 营企业开展帮扶及项目建设。同时链接全国性和地方性社会组织资源,其中在推动生态振兴的过程中,构 建企业主体、社会组织、群众参与的治理格局,以企业为主体推动废弃矿山修复、崩岗治理以及城乡生活 垃圾治理,并积极引导周边群众投劳投工,在推进生态修复治理的同时增加收入;同时,相关协会等社会 组织充分发挥技术等优势,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增值。 (摘编自陈华平、王倩《赣南革命老区生态振兴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的路径模式经验与启示研究》) 材料三: 农产品电商平台与农村物流产业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实现了快速的融合与发展,但是精准数字化服务 的块位以及严格标准化规范的缺失等方面的局限,导致电商平台开拓客源与农村物流业高效配送深度协同 的规模化愿景有待深入发展,因此高效畅通的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及规范化工作标准的制定势在必行且迫在 眉睫。 在数字化服务方面,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发展不仅仅适用于数字经济,同样也适用于农产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