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602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课时教学课件(8份打包下载)

日期:2025-05-2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28760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
    (课件网) 第九单元 溶液 序号 单元目标 核心素养 01 知道绝大多数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是有限度的,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知道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化学观念 02 能设计简单实验,探究溶解过程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科学探究与实践 03 通过绘制和分析溶解度曲线,体验数据处理的过程,学会数据处理的方法 科学思维 04 初步感受定量研究的意义 科学态度与责任 05 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说明固体溶解度的含义;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化学观念 06 学会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设计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 科学思维 07 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科学探究与实践 08 学习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 课题1 溶液及其应用 一、溶液的形成 1.定义:   ,形成的   ,叫作溶液。 2.基本特征。 (1)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   。 (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   。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相同 析出固体 3.溶液由两部分组成———溶剂和溶质。 (1)溶剂的定义:   。 (2)溶质的定义:   。 (3)溶液、溶质、溶剂的质量关系:   。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二、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物质在溶解形成溶液时,溶液的温度与加入溶质前溶剂的温度相比会发生改变。这说明物质在溶解过程中通常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几种典型物质如   溶于水时会放热,溶液温度   ;   等溶于水时没有明显的热现象,溶液温度    ;   等溶于水时会吸热,溶液温度   。 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溶剂 被溶解的物质叫作溶质 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氢氧化钠、浓硫酸 升高 氯化钠、蔗糖 无明显变化 硝酸铵 降低 三、溶液的应用 1.应用的范围: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和医疗等领域。 2.作用: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 3.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的区别。 状态 溶液 乳浊液 悬浊液 分散在水里的粒子 (本质区别) 分子或离子 小液滴 固体小颗粒 分散物原状态 固体、液体、气体 液体 固体 宏观特征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 实例 食盐水、糖水 牛奶、豆浆、油水混合物、合成树脂乳液 泥水、钡餐(硫酸钡的悬浊液) [素养提升] 1.区分溶剂和溶质。 (1)固体(或气体)与液体混合———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2)液体与液体混合时,规定液体少的为溶质,液体多的为溶剂,但当溶液中有水时,无论水量多少,水都是该溶液中的溶剂。 (3)当两种物质完全反应后,新生成的物质是溶质,而析出的沉淀或产生的气体不是溶质,溶剂仍是水。 2.常见物质生石灰遇水也会放出大量的热,但不属于溶解放热,其本质是发生化学反应 放热。 3.悬浊液和乳浊液都不是溶液,不具备均一、稳定的特征。 4.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 溶解速率是指物质在溶剂里溶解的快慢,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溶质的颗粒大小和是否搅拌等。 (1)一般溶剂的温度越高,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速率越快。 (2)固体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3)搅拌可以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 知识点一 溶液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 C.将NaCl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溶液 D.将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浓度均相同 解析: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A错误;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不属于溶液,故B错误;氯化钠难溶于植物油中,不能形成溶液,故C错误;由于溶液是均一的,各部分性质相同,将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浓度均相同,故D正确。 答案:D 1.[劳动教育]全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