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弥勒市一中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合格考试)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 在答题卡上。 2.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按规定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I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白居易有诗云:“水市通阛阓(街市),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豸区。……堤喧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诗作反映出( ) A. 草市渐成规模,交易商品丰富 B. 富商大贾辟建会馆 C. 商业活动未曾受到官吏的监管 D. “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 2.梁启超把中国古代某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最有可能是( ) A. 汉朝刺史 B. 宋朝三司 C. 明朝内阁 D. 清朝军机处 3.下图为1906—1921年日、英、德、俄四国在华商号数量变化示意图。其中①是( ) A. 日本 B. 英国 C. 德国 D. 俄国 4.1850年,上海出现第一家专营进口棉布的商店,到1858年这类洋布店已有十五六家,以门市零售为主。1860年以后,内地商人纷纷到上海采购,上海洋布店转向以批发为主,实力大增。上海洋布店的发展反映出( ) A. 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B. 外来经济因素逐渐渗入 C. 内地棉纺织业发达 D. 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5.(2022·南昌高一期末)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该漫画意在说明老子的思想( ) A. 侧重关注事物的消极面 B. 具有朴素的辩证法色彩 C. 因相对性而陷入怀疑论 D. 蕴含了唯物主义的因素 6.中国从水逝云卷而去的专制国到风驰电掣而成的共和国,“诚列强所不信,吾同胞梦计所不及”。促成这一历史巨变的是( ) A. 辛亥革命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解放战争 7.《海国图志》问世不久即传入日本,当时著名学者佐久间象山感叹自己与魏源“所见亦有暗合者”“真可谓海外同志”,另一日本学者感慨道:“使海内尽得观之,庶乎其为我边防之一助矣!”这表明此时中日两国的有识之士( ) A. 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意识 B. 主张中日结盟以反对西方的侵略 C. 产生了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 D. 掀起了“师夷长技”的社会运动 8.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是( ) A. 三民主义 B. 新三民主义 C. 新民主主义论 D. 邓小平理论 9. 如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标志 A. 革命统一战线局部破裂 B. 北洋军阀统治基本推翻 C. 国民革命运动彻底失败 D.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10.下表为明代财政收入表。此表可用于研究( ) A.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 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 白银货币化趋势加强 D.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11.爱国诗人黄遵宪用诗歌记录了近代中国的许多重大事件,揭示了民族矛盾,表达了爱国情怀。其中“城头逢逢雷大鼓,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与哪一不平等条约相关(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2.1571年蒙古鞑靼首领俺答汗被明朝册封为“顺义王”,明穆宗给俺答汗下诏说:“朕惟天地以好生德……视华夷为一家,恒欲其并生并育于宇内也。";由此可知,明朝中期民族政策( ) A. 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B. 消除了民族差异 C. 开拓了明王朝的版图 D. 首创了册封制度 13.姜寨聚落遗址反映了由五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地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反映了尚未产生贫富分化的母系氏族公社状况。以上考古发现说明( ) 陕西临潼姜寨聚落遗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