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7891

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芜湖京师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生物学模拟考试(三)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14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9次 大小:5947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安徽省,学期,试题,考试,模拟,生物学
  • cover
芜湖市京师实验学校2025届高三年级模拟考试(三) 生物试题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膜上有葡萄糖的载体,没有氧气的载体 B.细胞中的色素不是分布在叶绿体中,就是分布在液泡中 C.含有蛋白质的细胞器不一定含有核酸,含核酸的细胞器一定含有蛋白质 D.微量元素可参与某些复杂化合物组成,如Fe、Mg分别参与蛋白质和叶绿素的组成 2.SGLT2是肾小管细胞膜上重吸收葡萄糖的一种载体蛋白,SGLT2可以与肾小管腔中葡萄糖和Na+结合,形成Na+-载体-葡萄糖复合物,将Na+顺浓度梯度运入细胞,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运入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氧气的含量变化会直接影响SGLT2参与的葡萄糖的运输速率 B.SGLT2将肾小管腔中的葡萄糖运入细胞属于主动运输 C.细胞通过SGLT2运输葡萄糖的动力来自Na+的浓度差 D.肾小管细胞中SGLT2合成不足可能导致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蝗虫的决定为XO型,正常雄虫的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仅有一条性染色体(X染色体)。下图表示某雄虫精巢中某一细胞染色体的行为,染色体A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B.若对该种蝗虫进行基因组测序,则应该测定12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C.该细胞所处的时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难以解旋,细胞内不能合成新的蛋白质 D.萨顿通过观察雄蝗虫体细胞和精子细胞的染色体数,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4.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美国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发现果蝇的昼夜节律与PER蛋白浓度的变化有关,下图表示PER蛋白作用部分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PER蛋白可反馈抑制per基因的转录 B.per mRNA的合成过程发生在细胞核内 C.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从a→b D.PER蛋白与TIM蛋白结合后穿过核膜进入细胞核 5.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育种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B基因可突变成b1、b2基因反映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B.单倍体育种中常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生物产生的变异个体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都可以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D.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明显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6.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①含有尿素、氨基酸、糖原、CO2等物质 B.体液①和②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可以等量地相互转化 C.④能回流血浆,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D.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剧烈变化 7.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但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会有所不同 B.部分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直接相连,都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 C.为胰岛B细胞提供H-氨基酸,3H-氨基酸会依次在核糖体、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等细胞器中出现 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且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8.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发现细胞适应氧气供应变化分子机制的科学家。当细胞缺氧时,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与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激素);当氧气充足时,HIF-1α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F-1a被蛋白酶降解后可以生成多种氨基酸分子 B.细胞合成EPO时,tRNA与m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C.HIF-1α与ARNT结合到DNA上,催化EPO基因转录 D.进入高海拔地区,机体会增加红细胞数量来适应环境变化 9.中美胚胎学家联合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受精卵内存在两套独立纺锤体,从精卵结合到发生第一次有丝分裂期间,来自双亲的染色体并未相互融合,而是各自保持空间上的独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这里的融合指的是双亲染色体两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