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41946

第三章 第五节 生物体存在表观遗传现象(课件 学案 练习,共4份) 浙科版(2019)必修2 遗传与进化

日期:2025-04-15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37095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遗传,第三章,必修,2019,科版,4份
    课时5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中心法则与表观遗传  课时学习目标 本课时的概念为“生物体存在基因碱基序列不变但表型改变的表观遗传现象”,该概念的建构需要以下基本概念或证据的支持。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2)基因碱基序列不变,表型可能改变。(3)表观遗传现象是指父母的生活经历可以通过DNA序列以外的方式遗传给后代的现象。 概念1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及遗传信息流从DNA→RNA→蛋白质 (阅读教材P76~78,完成填空) 1.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的性状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提醒 生物的性状(或表型)是基因(或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3.中心法则 (1)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 (2)中心法则的发展 (3)中心法则的图解 4.基因概述 [辨正误] (1)基因都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代谢,从而实现对性状的控制。(  ) (2)中心法则表示的是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  ) (3)基因在不同生物的细胞中本质不同,可能是一段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也可能是一段RNA片段。(  ) 1.(生活、学习与实践情境)白化病患者体内缺乏黑色素,全身皮肤呈乳白或粉红色,毛发为白色或淡黄色,由于缺乏黑色素的保护,患者皮肤对光线高度敏感,日晒后易发生晒斑和各种光敏性皮炎,并可发生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白化病的患病原因是患者体内的酪氨酸酶缺乏或功能减退,使得黑色素不能正常合成(如下图)。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什么?在细胞内进行时主要需要哪种酶的参与?_____ _____ _____ (2)图中②发生在哪种细胞器上?原料是什么?需要哪些RNA的参与?_____ _____ _____ (3)白化病的发生说明了基因是如何控制生物性状的?_____ _____ _____ 2.(生命科学史情境)1957年,克里克提出了遗传信息流动的中心法则: 后经不断补充和完善,其内容可表示为: (1)图中实线和虚线的差异是什么? _____ _____ _____ (2)在真核生物细胞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和过程②的原料分别是什么?_____ _____ _____ (3)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    (填序号,下同);需要逆转录酶参与的过程是    。 不同生物遗传信息流动的过程 (1)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DNA病毒(如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 (2)逆转录病毒(如HIV、劳氏肉瘤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 (3)大部分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 【典例应用】 例1 牵牛花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直接决定的,如图为花青素的合成与颜色变化途径示意图: 从图中不能得出(  ) A.若基因①不表达,则基因②和基因③也不能表达 B.花的颜色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 C.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D.生物的性状受环境影响 例2 (2023·慈溪高一期末)20世纪60年代,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已基本清楚,克里克将其概括为“中心法则”。经后人的补充和完善后,中心法则可用下图表示。下列关于①~⑤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过程中RNA聚合酶与DNA上起始密码子结合 B.人体正常细胞内可发生⑤过程 C.能发生“A—U、U—A”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的是②③④ D.③过程有三种RNA参与,此过程有氢键的形成和断裂 “三看法”判断中心法则的各个过程 概念2 生物体存在表观遗传现象 (阅读教材P80~83,完成填空) 1.基因序列不变,表型可能改变 2.改变了的表型有些可以遗传 [辨正误] (1)表观遗传发生是因为改变基因序列造成的遗传性状改变。(  ) (2)DNA的甲基化或者组蛋白乙酰化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基因的表达水平。(  ) (3)DNA甲基化通常会促进基因转录,而组蛋白的乙酰化通常会抑制mRNA的翻译。(  ) (生活、学习与实践情境)表观遗传是指即使亲代传递给后代的DNA序列没有改变,亲代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