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69815

人教新课标地理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同步训练

日期:2025-05-2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7767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新课标,地理,选修,第一章,第二
  • cover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一章第2节城市化与城市环境问题同步训练 1、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第1题。 1.图中四条曲线分别代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它们对应的曲线分别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②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①曲线1950年起点数值是53,速度慢;1990年后维持在数值75,到2010年过程中几乎没变化;②曲线1950年起点数值是18,速度快;2010年的数值是45,一直处于增长状态;③曲线的数值处于相对的高速增长,数值在2010年为28;④曲线的数值较低且增长速度较慢,2010年的数值仅为9;所以曲线①、②、③、④分别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故选D。 点评:考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需要具体的阅读图中数据,再结合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进行对应。 下表是我国某一地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产业及人口的变化情况。根据下表完成第2题。 年份项目     1950 1980 2002 甲 城市数目/个 1 3 12 乙 工业总产值/万元 12 1 765 250 000 000 丙 城市人口/万人 12 65 326 丁 城市人口比重/% 7 36 48.2 2.以上数据显示的现象不能反映下图的是(  ) 出卷网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分析:题干中图表示的是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表现为城市数目增加,城市人口数量上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故选B。 点评:考查城市化过程表现;图中反应了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的具体表现。 3.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 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D.城郊交通联系更加便捷 答案:C 解析:分析:城市化进程与工业总产值的关系并不密切,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是推进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与逆城市化相反;故选C。 点评:考查逆城市化现象的表现;逆城市化是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4.下面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十年土地利用率变化图,近十年该城市(  ) A.城区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B.城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C.郊区种植业迅速发展 D.郊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答案:D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知郊区的林地和草地较多水域也占很大面积,而城区呈负值,当然郊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故选D。 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即可得到本题答案。 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下图,完成第5题。 出卷网 5.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解析:分析: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对应着图中甲折线;我国城市化具有起步晚、速度快的特点,对应着图中的丁折线;世界平均水平应介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对应着图中的乙折线,余下的丙折线则对应发展中国家;故选D。 点评:考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和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答案:A 解析:分析:2000年以后发达国家进入城市化停滞阶段,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中心的人口有所减少,环境有所改善;相对应的发达国家的产业构成特征是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最高,而工业产值比重相对下降;故选A。 点评:考查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图示为某市城镇化进程中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相对上一年)示意图。据此回答第7题。 7.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