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111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7.2.2 平行线的判定 小节复习题 (含解析)

日期:2025-04-2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7次 大小:8930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七年级,数学,下册,7.2.2,平行线
  • cover
7.2.2 平行线的判定小节复习题 【题型1 平行线】 1.如图,在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均为小正方形的顶点,请仅用无刻度的直尺完成以下操作. (1)过点作的平行线. (2)过点作的平行线,与(1)中的平行线交于点. 2.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常州地图上太湖东路和龙锦路的一段可以抽象成两条 直线. 3.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不同的直线,若,则a与b的位置关系为( ) A.相交但不垂直 B.垂直 C.平行 D.无法确定 4.在平面上有9条直线,无任何3条交于一点,则这9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如何?才能使它们的交点恰好是26个,画出所有可能的情况(要求用直尺画正确). 【题型2 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1.按下列要求画图,只能画出一条直线的是( ) 过点P画与直线l垂直的直线 过点P画与直线l相交的直线 过点P画与l平行的直线 ① ② ③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则 B.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则 C.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则 D.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则 3.如图,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m外一点O的四条直线中,与直线m相交的直线最少有( )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4.如图1,杆秤是中国最古老也是现今人们仍然在使用的衡量工具,它利用杠杆原理来称物体的质量,由木制的带有秤星的秤杆、金属秤砣、提绳等组成.如图2,是杆秤的示意图,,,经测量发现,则的度数是 度. 【题型3 添加条件使两直线平行】 1.如图,已知,下列条件:①;②;③;④.其中能判断的有( )个 A.1 B.2 C.3 D.4 2.如图,在四边形中,点是延长线上一点,请添加一个条件,使,那么可以添加的条件是 (写出一个即可). 3.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断直线的是( ) A. B. C. D. 4.如图,下列条件.①;②;③;④中,能判断直线 的有 .(填序号即可) 【题型4 补充过程使两直线平行】 1.把下列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并在括号里填上推理的依据: 如图,,,平分,试说明:. 解:因为平分, 所以       ( ) 又因为( 已 知 ) , 所以(等量代换) . 所以      ( ), 所以( ). 又因为( 已 知 ) , 所以        ( ), 所以( ) 2.已知:如图,,和互余,于点.求证: 请将下面的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已知), ∴( ), ∴ , 又∵和互余(已知), ∴ , ∴ ( ), ∵(已知), ∴, ∴( ,两直线平行). 3.把下面的说理过程补充完整: 已知,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点H为CD与EF的交点,GH⊥CD于点H,∠2=30°,∠1=60°.试说明:. 解:∵GH⊥CD( ), ∴∠CHG=90°( ). 又∵∠2=30°( ), ∴∠3=( ). ∴∠4=60°( ). 又∵∠1=60°( ), ∴∠1=∠4( ). ∴( ). 4.如图,,平分,平分,. 求证:. 证明:平分,平分(已知) _____,_____.( ) 又,(已知) _____.(等量代换) 又,(已知) _____.(等量代换) ∴.(_____) 【题型5 直接证明两直线平行】 1.如图,已知,交于点D,平分,,求证:. 2.如图,已知,,,试确定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已知:如图,,求证:. 4.如图,点O在直线上,平分,平分,F是上一点,连接. (1)求证:; (2)若与互余,求证:. 【题型6 旋转使两直线平行】 1.如图,三根木棒钉在一起,交点分别为.现将木棒分别绕点顺时针旋转,同时开始,速度分别为和,当两根木棒都转满了一周时,它们同时停止转动.转动 s时,木棒平行. 2.如图,木棒AB、CD与EF分别在G、H处用可旋转的螺丝铆住,,,将木棒AB绕点G逆时针旋转到与木棒CD平行的位置,则至少要旋转( ). A.10° B.20° C.30° D.40°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