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1734

6.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表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日期:2025-04-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3131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
  • cover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数学(六·三制)五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这是继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学习《面积》这一单元后,第二次学习图形的面积。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也是后续学习三角形、梯形等多边形面积计算的重要基础。教材通过数方格和割补法等直观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探究过程。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如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将直观的感性认识上升为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面积,为学生后续学习其他图形面积以及解决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提供了思想引领。 二、学情分析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已经掌握熟练,数方格确定面积的方法也已经掌握,这对于进一步学习多边形的面积有了很强的知识基础。 通过前测发现,对于简单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地将底和高相乘得出面积,但并不理解为什么用“底×高”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计算或错误地使用了邻边相乘的方法。这反映出学生在没有学习正规公式之前,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探索能力有限,同时也容易受到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负迁移影响(将平行四边形错误类比为长方形计算面积)。因此,本节课以“转化”为核心,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将需要研究的图形面积转化为已知图形的面积,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所求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意识。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抽象、概括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解决问题。 2.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推导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四边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核心任务: 1.会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能沟通转化前后图形的内在联系。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评价任务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研究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面积计算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平行四边 形的面积。 【揭示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出示长方形,列式计算。 生:6×4=24(cm2) 师:也就是用“长×宽”就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 2.回顾长方形面积推导过程 师:回想一下,我们是怎样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 算公式的?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师:是的。一行能铺 6 个,铺了这样的 4 行,一 共铺了 24 个,也就是 24 平方厘米。这种方法在数学 上叫做“数方格”。(板书) 师:其实,这个方格就是“面积单位”,每行能 铺 6 个面积单位,铺了这样的 4 行,一共铺了 24 个 “面积单位”,也就是 24 平方厘米。 所以,其实我们说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也就是用“每行面积单位的个数×行数”,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也蕴含着同样的道理呢? 多边形的面积 计算是以 长方形面 积计算为 基础,引导 学生长方 形面积计 算方法,并 回顾推导 过程,唤醒 学生对面 积本质含 义的理解, 也就是图 形里包含 的面积单 位的总数。 评价任务 1: 学生能 够正确计算 长方形的面 积,并能用 自己的语言 描述长方形 面积计算方 法的推导过 程。 二、探究新知 (出示平行四边形) 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