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703579

安徽省安庆市第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1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12294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安徽省,次月,答案,试题,地理,第一
  • cover
安庆七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段考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相应的方框内粘贴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要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4.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二第一章至第三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根据定量与定性的指标,可将我国划分为四个生态大区,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划分四个生态大区的主要依据有( ) ①自然地理特征②经济发展水平③行政区划④生态系统特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四个生态大区按照区域的性质划分属于( ) A. 自然区域 B. 行政区域 C. 经济区域 D. 文化区域 3. 下列关于区域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B.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 C.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D.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 淮河是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同时也是皖北与江淮之间的分界线,而长江则是皖南与江淮的分界线。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 淮河成为我国南、北方自然分界线主要是因为 A. 淮河南北植被差异明显 B. 历史上黄河曾夺淮入海 C. 淮河源头位于秦岭山脉 D. 自然地理分异指标显著 5. 明清时期,皖南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皖北,主要是 A 长江水运比淮河发达 B. 山地物产比平原丰富 C. 两地气候差异明显 D. 皖南种植业更发达 读我国南方农牧交错带分布(阴影部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下列有关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地理特征及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 A. 降水稀少,沙漠化问题突出 B. 降水变率大,水土流失严重 C. 土壤深厚肥沃,农作物单产高 D. 矿产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发达 7. 南方农牧交错带东西两侧农业生产活动差异显著,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交通条件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地域文化 焦作市煤炭、耐火黏土、铝矾土等矿产丰富,是全国著名的“百年煤城”和老工业基地。20世纪末,为了解决煤炭资源枯竭带来的问题,焦作积极推动工业多元化,形成装备、汽车及零部件、铝工业、煤盐联合化工、能源和食品六大支柱产业,同时发展山水旅游,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下图示意焦作市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焦作市发展煤炭工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 矿产丰富,水源充足 B. 位置居中,交通便利 C. 科技先进,环境优美 D. 历史悠久,劳动力丰富 9. 资源型城市往往会在资源枯竭后走向衰落,根本原因是( ) A. 产品附加值低 B. 环境污染严重 C. 产业结构单一 D. 劳动力成本上升 10.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借鉴的“焦作经验”是( ) A. 依据优势资源,培植新型替代产业 B. 利用人力优势,发展出口加工工业 C. 引进资金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 依托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下图为武汉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促进武汉都市圈空间结构演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城市规模 B. 农业基础 C. 产业结构 D. 交通运输 12. 武汉都市圈范围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 A. 武汉辐射能力 B. 周围城市数量 C. 武汉地理位置 D. 区域经济水平 13. 武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主要措施,正确的是( ) A. 构建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B. 增强中心城市集聚效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