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创新作业 七年级生物学(人教版)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5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年11月15日,在三亚崖州区一块试验田里,搭乘卫星“上天”的8000粒水稻种子开始播种。水稻种子中能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是( ) A. 胚 B. 胚芽 C. 胚轴 D. 胚乳 2. 在外界环境适宜的条件下,下列种子易萌发的是( ) A. 处于休眠期的黄瓜种子 B. 我们平时吃的大米 C. 炒熟的花生仁 D. 收获不久的玉米种子 3. 如图是小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实验用种子最好随机选择 B. 甲是该实验的对照组 C. 对比乙和丙,小秦可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D. 一段时间后,只有丁中的种子会萌发 4. 适宜的条件下,菜豆种子萌发并逐渐发育成幼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萌发时会失水变瘪 B. 胚芽最先突破种皮 C. 胚根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D. 萌发所需营养来自子叶 5. 常言道:“根深才能叶茂。”植物的根能够不断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幼根( ) ①根冠部分细胞的伸长②分生区细胞的分裂③伸长区细胞的伸长④成熟区细胞的分裂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6.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 A. 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B. 含钙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C. 含氮的、含磷的、含铁的无机盐 D. 含氮的、含硼的、含铁的无机盐 7.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描写了池塘中荷叶相连的景色,下列能直接发育成荷叶的是( ) A 花芽 B. 芽轴 C. 幼叶 D. 芽原基 8. 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放在盛有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的试管中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长势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1号试管中盛的是蒸馏水 B. 土壤浸出液为玉米幼苗生长提供了水和无机盐 C. 该实验应该在暗处进行 D. 该实验说明植物能直接从土壤浸出液中获得有机物 9. 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 A. 花瓣 B. 雌蕊和雄蕊 C. 花萼 D. 花托和花柄 10. 异花传粉需要有一定的媒介,这种媒介主要是风和昆虫。生活中常见的桃花、南瓜花、油菜花、牡丹花、月季花等都是虫媒花植物。虫媒花植物的花通常不具有的特点是( ) A. 花朵较大,有鲜艳的颜色 B. 多数具花蜜 C. 花常具有特殊的气味 D. 产生大量的花粉,花粉体积小、质轻 11. 麻房子,红帐子,里头住个白胖子,是一则描述花生的谜语。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来看,发育成“麻屋子”的是( ) A. 受精卵 B. 子房壁 C. 胚珠 D. 子房 12. 取一支带叶的白色百合花枝条,将其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溶液中,3﹣4小时后花瓣中的“经络”变红了。依据这种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A. 运输水分的是导管 B. 运输有机物的是导管 C. 运输水分的是筛管 D. 水分在植物体内从下往上运输 13. 园林工人移栽幼苗时,尽可能选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并去掉一部分叶子,这是为了( ) A. 增加无机盐的吸收 B. 减少水分吸收 C. 降低蒸腾作用 D. 增加水分吸收 14. 某种植物可以通过输导组织向叶片输送有毒物质防止昆虫啃食。龟甲(一种昆虫)能巧妙选择食用部位,避免因毒液流出而中毒。据此推测,龟甲在取食时没有破坏的叶片结构是( ) A. 叶肉 B. 叶脉 C. 表皮 D. 气孔 15. 为观察蚕豆叶片的结构,在“练习徒手切片”的实验中,必须使用的材料用具是( ) A. 刀片 B. 牙签 C. 解剖针 D. 玻璃棒 16. 为了探究秋葵在我国北方种植的适宜条件,研究者测定了不同栽培条件下的植物生长指标。下列不宜用作评价光合作用情况的指标是( ) A. 秋葵中有机物的含量 B. 秋葵向外界释放氧气的量 C. 秋葵从外界环境吸收二氧化碳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