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课 中华民族一家亲 课题 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课型 新课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观看视频,利用活动园,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健全人格:结合课前调查,学生合作、讨论、分享交流,了解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责任意识:查阅资料,结合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事例,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 重难点 重点:了解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事例,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难点: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培养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法学法 品读、感悟、讲授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法) 二次备课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人去过伊吾县啊?都没有吗?伊吾县在天山以北,常驻人口仅2万人左右。在这个小县城里有个小村庄———下马崖乡。常驻人口仅897人。下马崖边境派出所连续7次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3次被团中央、公安部授予“青年文明号”。下马崖乡连续5年被自治区评为平安乡镇,下马崖乡新丝路社区(原中心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现在请大家跟随老师的镜头一起去看看我们身边的民族团结一家亲。2.师:看完后你有什么感受?预设:师:你说的真好,民族团结就在我们身边;请你来说,是的,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努力。你们说的真好,老师要为你们高高竖起大拇指啊。3.师: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远古时代我们就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之歌。你们知道中华民族亲如一家的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二课时《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活动一:经济依存我讲述1.师:众人拾柴火焰高。祖国今天的繁荣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其实,很久以前,我国各民族间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让我们走进“茶马古道”一起去看看吧。2.视频看完了,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56页《活动园》,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关于《茶马古道》的资料中反映文化交融的事例是什么?(2)尝试说一则历史上或当前生活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事例。预设:师:是的,历史上,马帮沿着坎坷崎岖的驿道,源源不断地为藏区驮去茶、糖、盐等生活必需品,再从藏区换回马匹、牛羊和皮毛等内地汉族人民需要的物品。还有谁需要补充一下吗?(播放视频)3.师:傣族的凤尾竹传到西藏地区,使得藏族乐器弦子的旋律中也透出了凤尾竹的韵味。在这里,我们一起来欣赏2段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藏族乐器弦子”。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商贸通道?生:京杭大运河、丝绸之路。4.师:汉朝时,中原的丝绸就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西北边疆地区,给少数民族民族带来深远影响。少数民族也在深刻影响着汉族的生产生活,棉花、芝麻、大蒜是由古代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传入内地的。师:同学们,你知道西瓜、黄瓜、核桃、葡萄、胡萝卜等瓜果、蔬菜在我国历史上是怎样传播开的吗?预设: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中国,所以称之为“西瓜”。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萝卜原产亚洲西部,10世纪时经伊朗传入欧洲大陆,12世纪经伊朗传入中国,于16世纪从中国传进日本。活动二:文化交流我分享1.师:同学们,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文化上也是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