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音乐-出卷网-义务教育教科书 五年级上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 班级 课型 唱歌教学 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是一首带有生物科普知识的儿童歌曲,歌曲为4/4拍,它告诉孩子们冬天“小青蛙、小甲虫、小刺猬、小狗熊”是在睡眠中度过寒冬,等到春天“春风姑娘吧你们来唤醒”。歌词拟人化、曲调平稳而带有叙事性。歌曲为带再现的二段体结构。第一乐段描绘了雪花飘飘而下的情景及甜美的梦境。第二乐段的音乐有了发展,节奏改变为弱起,具有推动力,突出了“睡吧”的词意。整首歌曲把人与自然、动物的亲密关系表达出来,把音乐与大自然的关系表达出来。 设计思路 通过聆听、模唱、视唱的方式,学生学会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并能用优美的歌声和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同时在拓展练习中采用接龙唱、乐器伴奏和表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充分将音乐与大自然表达出来。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雪花带来冬天的梦》,从中体会人与自然、动物的亲密和谐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良好品德。2.通过聆听、模唱、视唱等方法学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3.培养学生的表现力,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熟悉歌曲的旋律并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通过聆听、模唱、视唱等方法学唱歌曲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变化音的准确演唱。 教具媒体 钢琴、多媒体、碰钟。 课程资源 音频资源:歌曲《我像雪花天上来》。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1.教师演唱《我像雪花天上来》片段并引出主题。2.板书歌名“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学生聆听歌曲,说出来自冬天的朋友“雪花”。 通过教师的歌声来激发学生兴趣,以此引入新课。 聆听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情绪。2.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学生聆听并感受节拍特点。3.板书拍子“4/4”。4.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学生聆听内容。 学生首先聆听老师的范唱并回答歌曲情绪;随后边听歌曲录音边感受歌曲的强弱并回答歌曲是4/4拍;通过再次聆听歌曲录音来说出歌曲的内容。 通过初听、复听、再听的方式,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深入感受歌曲四拍子的强弱变化并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学唱歌曲 1.教师引导学生读歌词并指导声音位置。2.弹乐句单音,引导学生视唱歌词。3.纠正歌曲变化音的准确演唱。4.弹歌曲旋律,引导学生准确演唱歌词。5.播放录音,引导学生边听边看彩图记忆歌词。6.弹歌曲伴奏,引领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学生用轻声高位置并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之后随琴慢速视唱歌词并反复练习变化音的准确演唱,直到唱准;再次随琴准确演唱歌词;随后跟随录音并看着彩图记忆歌词;当旋律和歌词熟练后再次随琴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通过朗读歌词的方式,学生可深入了解歌词;在视唱中熟悉旋律并用反复练唱的方式解决难点;通过彩图,学生更直观感受歌曲描绘的内容且很容易记忆歌词,为后面的演唱做铺垫;演唱歌曲时引导学生努力做到音高、节奏准确,声音柔美。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拓展练习 1.引导学生进行接龙唱,即师生接唱、生生接唱。 2.播放录音,引导学生进行打击乐伴奏。 3.播放录音,为学生示范歌曲表演动作。 4.弹歌曲伴奏。 5.播放课件,同学生一起完整表演歌曲。 按照歌曲的乐句随琴进行师生接唱、分组生生接唱及领唱、齐唱;在用歌声表现歌曲后,聆听歌曲录音,在老师带领下边唱边用碰钟为歌曲伴奏;在用乐器伴奏后加入表演,在观看教师示范表演后,由几位学生上台随琴边唱边用简单的动作进行表演的展示;最后听录音同老师一起完整表演歌曲。 接龙唱是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同时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加入乐器伴奏和表演主要为了培养学生利用 ... ...